圖 / Cheng-en Cheng
文 / 洪一梅(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博士)
今年年初政治大學大張旗鼓地宣告:「下學年度新聘教師,每學年需開設2門英語授課課程」,引來眾多批判,有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的〈「校長先生,你便宜行事的錯誤很清楚了」 馮建三給政大校長的公開信〉、南華大學周平教授的〈政大全英語授課的弦外之音〉等等,多位學者的言猶在耳,但大學校長的這條「國際化」之路,似乎仍義無反顧地走著。
筆者年初取得博士學位,觀察了國內教職的徵聘,在應徵資格中多要求「具英文教學能力」,客氣的則說「能以英語授課者優先考量」,這樣的公告資訊突顯了各校的用人思維。也許是為了追求近十年來教育部所推行的國際化標杆吧,結合計畫性競爭性經費的高教策略,對各大學來說短期績效必得彰顯,將「國際化」等同「英語化」,再將「英語化」轉化為「全英語授課數」、「國際學生數」、「國際期刊發表篇數」,成為各校可以直接思考的數據手段,實質的國際化成效已來不及考量,再笨的校長都知道結論與選擇為何了,至於這種直接簡單的僵化思考,執行後可能造成的邊際效應,就…遇到再說了。這樣的「簡單化約與擴張代理」的人性作用,在臺灣高教徵聘的三級三審制度下,成就校長的所作所為,也成為眾博士們尋求教職所面對的現實。
當「全英語授課」代理了「國際化」之後,在徵聘程序中立即呈現對立,這樣的對立並非徵聘單位與應聘者間的對立,而是不分學科本質,本土博士與海歸博士間的競爭對立,在眾多應聘履歷中,如何能看清應聘者有能力英文授課,學歷背景成為判准,國外畢業「取」,本土畢業「捨」,英文能力坐上了較學術專業更為高階的衛冕者寶座。說來可悲,自己培育的博士就這樣被打落,是臺灣高教的自卑心作祟,還是大學校長們勘不破的「國際化」迷障呢!
再將立場移轉至已受聘的高教教師,雖說不受新規約束,但校內行政的那股風潮已難以抵擋,許多學校以鼓勵之名,已開設許多全英語課程,教師教學的專業品質、學生的知識習得如何? 恐無人深究吧,因為學校需要的只是課程數據,以象徵學校的國際化程度。啊,有,據新聞報導,學生說:現在敢開口說英文了!這是犠牲知識學習來求得英語能力嗎﹖若要如此,直接開設英語會話課程效果不更佳。在大學的教學中,教師傳遞知識,學生學習知識,這是知識轉換的過程,透過共同化、外化、內化到結合,語文是一種工具,在教學中是很重要的工具,因為它要能充份地表達教師所擁有的知識,它要能使學生充份地理解並得以將知識轉換,如此說來,什麼樣的語文可以達到充份,不就是教師和學生的母語嗎﹖
筆者曾經投稿英文期刊,原以中文撰寫,後經翻譯遞件,審查委員給了筆者一則很重要的意見,他認為該篇文章有很重要的研究深度,但因譯文表達不夠精準,如能以筆者的母語發表,該研究的重要性與影響力將不容忽視。是的,語文能否表達充份,不僅影響學術的能量,更絕對影響知識的學習。筆者另有一經驗,是到中國大陸參加一場「國際化」研討會,會上可能是主辦方欲彰顯國際化能力吧,即便在坐滿學者和學生的論壇場次上,滿空的英語飛舞,筆者不清楚是否大家都聽懂了,只是討論並不多,輪到筆者發言,筆者以英語徵詢了主持人的同意,以中文發表,結果在場的與會人士一改前面場次的無言,討論得非常熱絡。在高等教育的多數領域中,語文作為一種工具,而不是目的,但如今卻成為教師在專業知識傳播上的迷障。
學生對全英語授課,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若說全英語授課是要吸引外籍生來就讀,創造國際化校園。以現階段的臺灣高教來說,吸引外籍生的優勢是什麼﹖就是自由民主的華語學習場域,論知識領域,當然臺灣也有一些領先國際的學域,如漢學,權衡之下,對外籍生而言,既可學得華語又可習得專業知識,當然就是臺灣了。但全英語授課之後呢,專業知識在非母語教師的授課下,品質可維持多少不得而知,但外籍生所處的華語場域縮減了,漸漸的,臺灣還會是外籍生的最佳選擇嗎?!據聞連校內圖書館等業務單位都被要求要與外籍師生說英語了(啊,對阿拉伯人也要說英語嗎?現在是全民說英語了嗎﹖)同樣的狀況,對本地學生而言,真的能夠較有國際觀嗎?就算真有了國際觀,英語也頂呱呱(假設),知識不足的情況能有多少國際競爭力,更遑論施行全英語課程,學校在乎的可不是學生的國際競爭力,而是爭取教育部經費時的象徵數據。筆者曾探問過一位大學生對全英語課程的看法,他說:無聊,是有幾個人會去上,就算去上,能聽懂的又有幾個,不知校長在想什麼,非常的反對。看來,在這「國際化」的迷障中,看得最清楚的就只有學生了。
這存在於高等教育場域中的「國際化」迷障,真的完全無法突破嗎?回到高等教育的本質,回到學生知識學習的本位,難道沒有雙嬴的策略嗎﹖現今,在一些學校推行有國際化服務,由本地學生擔任國際學生的接待志工或課程輔導員,筆者認為應可深化這樣的措施,推行共學,由本地學生與國際學生一對一或多對一地共同學習,可互學彼此的母語、文化,也可在知識的學習上互相協助,若校長們擔憂的是經費,如此作為的經濟效益應是高的,好過全英語課程的師生全員陪同(或全體陪葬﹖),既不犠牲語文學習的文化場域,也不犠牲知識的教學,不獨尊英語,可讓學生接觸更多元的語文與文化,真正地走向國際化。
回到文初,政治大學有堅實且多元的外國語文學院,破除僵化的思考應大有可為,何苦荼毒新聘教師,惹來師生埋怨,讓自己困於自己所創造的「國際化」迷障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