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淘戲劇交流》是由『眾志勞作群』所策劃的民眾戲劇活動。我們邀請台灣的南洋姐妹劇團帶著《看見我們》劇目遠赴北京,與北京木蘭文藝隊的戲劇《我是女人》進行交流。2016年10月28日與29日,分別在北京的城邊村東沙各庄與市中心的蓬蒿劇場各進行兩場演出,30日則於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民眾・劇場・社會-民眾戲劇論壇》。其中,《我是女人》的演出,即是由『眾志勞作群』在歷經半年籌劃後,由關晨引、李哲宇與木蘭的姐妹們以共同創作的形式完成,許孟祥、黃顯淨與黃隆秀於期間進行影像記錄。這裡收錄的兩篇文章,即是木蘭文藝隊對這次交流活動的文字記錄。
文/木蘭花開
引言
姐妹淘戲劇交流計畫,是在去年打工春晚之後就開始策劃,由眾志勞作群的哲宇4次往返臺灣和北京兩地,經過多次溝通達成的一個海峽兩岸基層姐妹劇團的戲劇交流活動。是由東南亞不同國家成員構成的(臺灣)南洋姐妹劇團,與來自不同省份的女性所組成的(北京)木蘭文藝隊,分別以《看・見・我・們》與《我是女人》兩出戲,表達她們在不同境遇下的遷移經驗中,所面對的生存課題。姐妹淘戲劇交流,是兩群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女性,以兩出戲劇的演出,來交流探討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第一次在同一時空中發而出的戲劇花火。
排練
從8月底開始指導老師哲宇和晨引利用週末的時候,跨過半個北京城來到北五環外的木蘭社區活動中心和木蘭姐妹們一起做民眾戲劇工作坊,趙志勇老師更是剛剛從國外回還未來得及倒時差,就來到木蘭指導姐妹們的排練。姐妹們在工作坊中積極參與,講述自己的打工經歷,敘說其間的艱難與淚水,努力與拼搏,不斷地討論完善劇本。
到10月份更是加大了排練力度,由每週兩次的排練上升到4~5次。姐妹們上午九點多就帶著孩子來到木蘭,直到下午四五點才離開。其中也有很多波折,有姐妹因事不能參加需要更換新的人員,有突發問題需要回老家一周,孩子們生病發燒更是每每有發生。最嚴重的是演員月霞的孩子在演出前突然住院,苗苗媽因為腿扭傷行動不變。雖然經歷了這麼多的波折,但是活動最後還是經過大家的努力順利舉行。
木蘭社區演出
首演10月28日下午3:00至5:00在木蘭社區活動中心進行的兩個劇碼的演出,在演出後雙方姐們進行熱烈的交流。在木蘭社區活動中心簡陋的小院子裡,經過大家的精心佈置,竟有了一個像模像樣的演出場地,兩個劇碼在此和觀眾見了面。
演出交流
演出之後,雙方姐妹進行了兩個小時左右的交流,比如有木蘭姐妹問南洋姐妹們演出中的面具是什麼含義。南洋姐妹解釋說是面具是指外嫁臺灣的姐妹面容是模糊的,是不被人看到的,在這裡大家的身份是迷失的。其實這和木蘭姐妹們在《我是女人》裡面一直被嚴厲質問“你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和一直反復自問“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在城市裡找不到身份認同,沒有歸宿感是異曲同工。大家關心地詢問著彼此實際生活中的困境,談排練過程中的挑戰,聊如何適應異地的生活等等問題。
蓬蒿劇場演出
第二場是10月29日下午4:00至6:00面向公眾在篷蒿劇場進行的演出及觀後談。這是基層女性除了本群體的對話之後,更是面向更廣泛的社會公眾,做出對話和宣導,讓更多的人看見我們。
離開所愛的家鄉╱虛無飄渺無處去╱恐慌 寂寞 無奈╱陣陣的壓迫 呼吸都痛╱家鄉 牽引起迷失的追尋╱那個不確定的自己 含苞欲墜╱定下了錨 停泊在落地生根的島嶼╱追尋適合自己的路╱赤裸的血肉╱找不到一張紙做得身證明╱身懷的種子和我╱漂泊在國界的細縫中╱漸滅 漸黑暗 漸光明
姐妹戲劇淘交流演出活動結束了,戲劇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南洋姐妹第一來到木蘭社區活動中心,同她們類似的群體近距離接觸,進行對話。木蘭姐妹從海峽對岸的南洋姐妹們的身上,看見了另外的自己。這種彼此互見,彼此相通,使得這次戲劇的交流演出非同尋常,極大的激勵著兩群姐妹。她們在國與國之間縫隙、城市與鄉村縫隙之間努力掙出一條生存縫隙,綻放出美麗而驚豔的花朵。
延伸閱讀
姊妹淘戲劇交流演出:南洋姐妹劇團(台灣)×木蘭文藝隊+九野樂團(北京)
「眾志」是什麼?他們是誰? 眾志:民眾文藝的跨境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