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一欣 (高雄市立新興國小教師)、賴柷宏(北一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世界人口持續老化,全球經濟成長趨緩,薪資凍漲且工時過長,年輕世代不少人都在窮忙,在時代洪流中埋沒而看不到希望,並出現「尼特族」挑戰傳統為工作奮鬥的存在價值。當世界變得又老又窮,年金的「多繳、少領、延後退」更是直接造成世代間的相對剝奪感。資源有限、跨世代間的不公平,促使社會矛盾與對立。
個人資產不斷萎縮
「有土斯有財」是華人社會傳統的財富觀,老一輩的人總是以擁有房產作為評斷財力的重要標的,更是個人「成家」的象徵。過去幾年,銀行定存利率水準不斷下修(以郵政定存一年期利率為例,年年調降到僅剩1.04%),在錢變「薄」及政府祭出種種優惠房貸措施的驅動下,造成前幾年房地產投資交易異常熱絡。不過,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布的住宅價格指數:全國住宅價格指數已是自2015年第2季起連續四季下跌,累計下跌幅度約僅1.31%;觀察全國及各都會區指數趨勢,預料未來幾季房價仍將持續向下修正,整體趨勢上會比較接近盤跌的格局。隨著房市交易日益冷清,不少房仲表示恐須實價登錄打八折,方能力促交易,預料近年不動產的價值可能面臨日漸萎縮的風險。
從下圖端看工業及服務業平均個人月薪從新台幣44,195到44,446元,十年來幾乎呈現停滯狀態,而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16年1-9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較去年同期漲1.27%,物價上漲相對地讓個人收入水平呈現倒退的趨勢。薪資收入不足,臺灣勞動人口就算再認真刻苦亦未能增加實質所得;根據勞動部統計2015年我國勞工全年總工時為2134.8小時,與OECD所調查的國家相比,臺灣排名第三,遠高於OECD公布的平均工時1766小時。可見超長工時並不會增加實質薪資收入,當今年輕人若想透過認真工作來增加所得,恐怕怎麼也追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
經濟前景黯淡,錢到哪裡去?
在臺灣民眾的資產多為房產及儲蓄,在房價持續萎縮、薪資又跟不上物價漲幅的情況下,是否將手頭上的財富逕行轉投資,以免個人資本的「憑空消失」?根據金管會統計,2016上半年各國平均日成交金額,各國股市幾乎呈現衰退,如上海股市衰退69.18%、港股減少45.93%、台股衰退16%,日韓股市各減少7%和11%。新興市場的景氣低迷,亦同步拖累全球經濟的成長,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Roberto Azevêdo)表示「如果不是因為亞洲的減速,2015年全球貿易量增長將達到3.5%,高於實際的2.8%」。世貿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庫普曼(Robert Koopman)更表示「相比消費,人們更傾向於將金錢用於儲蓄,經濟刺激政策不如以前有效」,顯示出前景不容樂觀的看法。由以上可見世界經濟呈現股市與貿易皆衰退,不禁令人質疑熱錢的流向?
造成整體經濟動能下滑,恐與全球高齡化的趨勢有關,端看下圖我國人口金字塔尤為明顯。依據2014年聯合國世界人口高齡化趨勢分析:由於醫藥衛生的發達,幾乎所有國家都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其中又以開發中國家老化速度最快;全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由1990年之9.2%上升至2013年之11.7%,至2050年,預估將持續攀升至21.1%,導致老年人口與工作年齡人口逐步接近。日本學者藤田孝典於新書中表示:高齡化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即是年金問題的浮現,以及本是消費主體的年輕世代,因恐日後變成「下流老人」(意指又老又窮又孤獨的老後生活)而加緊儲蓄導致市場景氣低迷。經濟前景黯淡與養老儲蓄的金錢流向,勢必形成惡性循環。
老化造成社會動能的衰弱
戰後嬰兒潮因人口紅利所累積的財富,如今在人口急速老化的衝擊下,在職與退休者的比率大幅接近,加重了有關老年支出的負擔(2015年退撫支出占基金收繳百分比:公務人員 109.80%、教育人員 113.24%及軍職人員 147.39 %)。因恐軍公教勞的退撫基金在15年內相繼破產,在職者勢必得增加年金支出而排擠日常生活開銷,又要擔憂年金破產變成「下流老人」而進行養老儲蓄,在刺激消費不足、市場趨向保守而導致經濟乃走向衰疲。而人口老化衍伸的社會問題,勢必加重年輕人勞動生產的負擔。
退撫提撥率的節節上升、薪資實質所得未見成長、投資環境的惡劣,使得當前在職者超時工作或延後退休,卻又面臨財富累積不易與退休金減少,擔憂儲蓄不足,看不見投資前景(房市、股市的榮景不復以往),年輕世代缺少了奮鬥努力的誘因,只好尋求較低成本的「小確幸」,形成大前研一所謂「低欲望社會」。這些種種,最大原因在於老年人口過多的退休金重擔,會衍伸成國家為盡力提撥老年退撫需求而加重年輕勞動人口的稅賦及繳納退撫費用。
以教職人員退休為例:為撫卹11萬名退休教師平均月領6萬8000元,18萬名平均月薪6萬元的在職中小學教師[1],勢必得增繳退撫基金或者延後退休,以支撐退撫基金避免破產的重擔。然而,退休俸首重保本效益,卻遠不如在職者須供房、養育子女等大幅開銷更能促進社會經濟動能。只是,時下在職者早無昔日熱絡的股市、房市的投資好景,亦不像過去教師可收取課後補習費,或憑博士學歷升至大學任教,卻要面臨「下流老人」的危機,只好形成低欲望,缺乏致力勞動生產的誘因。
當「靠北」(啃老)成為必然
因為資歷、經驗和累積的人力資本,「老人」相對在社會地位和經濟較「年輕人」享獲最大利益,但若壟斷絕大多數資源,則「靠北」(靠父母族的台語發音)必形成普遍的社會趨勢。一般來說,現今國內的年輕人要買房、結婚或養育子女,若有父母的經濟挹注,才能減輕個人的經濟負擔。一些房仲業者更是看準年輕夫婦只夠小坪數的預算,不若老人財力可負擔透天厝、豪宅等大坪數屋價。長期以往,恐深陷社會學再製論的循環,不管年輕人的學歷、能力或職別為何,真要想「三十而立」,不「靠北」(靠父母資助)是不行的。
試想當一對公教夫婦月享退休俸超過10萬元,則其子女何必為了22K的微薄薪資,而致力於勞動生產。退休父母幫子女買房,還要協助子女的雙薪家庭帶小孩、出奶粉和尿布錢,似乎已讓「老有所養」的期望背道而馳。
釋放老后財富,轉化經濟動能
老年保本無可厚非,但只要給予老年人基本的生活保障、享有免費的醫療健保資源,則已盡「老有所養」的理想;若給予多過生活保障的退休金,徒只是將錢丟入一攤死水,恐有礙於社會整體的經濟流動。
把保本的養老儲金釋放出來,例如:將將予以安老退休的基金轉為協助青年安心住宅,可活絡實質的社會經濟發展,讓在職者更加認真努力工作,以確保財富累積,而不是讓國家社會去負擔老年後生活的額外享受。不該錯置為老年人扶養青年購屋、育兒,而是讓在職者憑藉其個人努力獲致希望的錢途,如此才能消除「靠北」的啃老現象,重啟經濟發展的動能。
[1] 參考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