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性別

性平教師劉育豪:性教育不是空中樓閣

公庫按:有人擔心同婚合法,會讓性平教育大開性解放大門,是否真會如此?現在的性平教育教什麼?怎麼教?不論你是家長、老師、學生,或關心此議題的朋友,歡迎投稿給我們,一起討論。投稿請寄:[email protected]

文/劉育豪(小學教師)

從一個錄影的小故事說起。

那天去錄客家電視台【小O事件簿】,主題是「性怎麼教?」。過程中,撇除等待的辛苦不論,整個on機期間的討論,都是很有趣的。其中有個段落,我覺得非常可以提出來,進行更深一層的討論。

那段的流程是所有人先一起看完關於【青春水漾】的公視報導(各一則),主持人再引領討論。主持人先詢問孩子及家長對於這支影片的想法,多數都持正面肯定,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再來主持人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補充,並且問說「這樣被反對方誣陷栽贓(指影片被說成有人獸交之類情節),會不會覺得很委屈?」理事長澄清一番之後,轉頭問了對面眾人一個問題:

「看完這樣的性教育影片(指【青春水漾】),你們說,會讓人家想去探索情慾嗎?」

我看到有幾個孩子確實是很快地搖了頭,不過,也有幾個孩子的表情及肢體看起來是猶豫掙扎的。可是,那當下的氛圍,以及理事長本身所預設的答案,其實都朝向「不會」的作答為依,所以,似乎在全場都沒有異議的狀態下,這個重要的點就要被滑過去了。在可能是0.5秒的時間內,我強烈的焦慮瞬間生出來,心裡想著:應該不會這麼簡略這麼輕易就結束了這題吧,深層一點還可以談得更仔細更深入才對。我立刻舉了手,可是,主持人眼光恰好向著孩子,我便被跳了過去。後來,又討論了一波什麼題目我其實忘了,就惦念著剛才沒有補充到的事。

幸好,後頭主持人再度cue我,要我回答某個問題,可我油條地說「可是我比較想補充前面那段討論耶」,主持人佛心地把時間讓給了我。

「其實我相信,有人看了像是【青春水漾】這樣’’比較正確’’的性教育影片之後,還是有可能去進行情慾探索的。那個好奇心被撩起之後,就去嘗試一些東西,我想那是正常的。」我這樣說著,然後,我在首次錄影的大庭廣眾之下爆了自己一個料。

不曉得大家是否記得很早以前有個節目叫【人之初】?是由侯麗芳主持,可謂台灣第一個搬上電視螢幕的性教育節目。節目首集於1988年7月25日開播,那年我小六,可能錯過了,但我記得後來陸陸續續看了不少。到了我國一時的某一天,【人之初】介紹的是「男生自慰」,裡面的細節我沒什麼印象,但記得很清楚的是,就從那一天的晚上起,我開始了我延續至今的自慰行為。今年我40歲了,往回看,這20幾年來,我有因為自慰這件事,去傷害到誰嗎?

自爆這件事,其實是想告訴在場的錄影人員以及之後的節目觀眾一個觀念:「探索」,沒有什麼絕對的好壞對錯,甚至,在沒有對他人產生影響乃至傷害的情況下,它應該是被鼓勵的。看過【青春水漾】的女學生,若因此跑到游泳池畔享受水柱泡泡的快感,為什麼不行?看過【青春水漾】的男學生,若因此懂得了要以協商合意的態度去跟喜歡的女生相約作愛並全程安全性行為,誰曰不宜?

「探索」,本意是美好的,不該先污名化它再來抹滅所有的探索行為。以學童的學習本位來看,我們不是百般鼓勵他/她們要多方嘗試各種探索嗎?如果我們期待孩子朝向「全人」的狀態發展,那麼,對於學科知識的,對於體能活動的,對於自然實驗的,對於音樂美術的,各式五花八門的探索,都該認真去試試看,玩玩看,之後才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想不想繼續下去,不是嗎?那麼,為什麼唯獨對於「性的探索」,整體社會會如此保留看待,甚至強力抗拒?

我完全同意翁麗淑老師〈我在「性平教育」的攤牌〉一文所揭露的那看似驚世駭俗實則不然的觀點──我們真真正正需要的是「仔細地凝視『性』這件事,深入地思考關於『性』的一切」。要做到這樣的凝視和思考,不探索,是無以致之的。甚至我認為:不透過對性的探索,身為人,我們是無法完整的。

需要說明得更清楚一點的是:「支持」探索,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被視為是一種「鼓勵」;然而,也必須得說,鼓勵孩子從事情慾探索,從來就不會是我理想中性教育的重心。我持有一個很基本的態度是,所有關於性的利弊得失,身為師者,我盡量引導孩子去思考,去得出自己的判斷,到最後,你/妳願意承擔,或你/妳認為自己可以承擔,那麼,就去嘗試探索吧。性教育的重點是在引導思考:「性」,作為人生的某一部份,你/妳不能迴避,更不好以抗拒的方式去面對;總有一天,它會來,當它來的時候,你/妳千萬不要因為沒有思考過而慌了手腳,那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正視性,思考性,不打迷糊仗,這真的真的很重要。

如果,這樣的前提可以被接受,那麼,更具體地放到性平課綱來看,則該要有更深切的進一步思考。

在我的認知裡,談及「身體」與「性」,課綱裡高度相關的次要概念當屬「身心發展差異」、「身體意象」、「身體的界限」、「性與愛」、「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等項。更詳細落實至能力指標的話,各自有各自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身為教學者,怎麼進行教學,或有巧妙不同,然而,最重要的是,性平法業已施行12年的此刻,我們千萬不能再退回「性教育是否該教」的陳舊泥淖裡頭,而應該往前進到「性教育如何分年段實施、內容為何」的具體問題意識上頭,如此才能真正回應教育現場中學生的需求。

性教育不是空中樓閣,讓我們切切實實地引領學生落地思考。

【專訪性平專書作者王儷靜】
孩子你別懂?王儷靜:性平教育 避談不如好好談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34集:兒少不宜?性平教材教什麼?

【延伸閱讀】
性平教育二十載,師生異同站出來
蘇芊玲:完整的性知識與討論 讓孩子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30集:性平教育害我不知怎麼教孩子?

【系列討論】
性平教師翁麗淑:別讓歧視與汙名包裝在「尊重」裡
性平教師翁麗淑:我在「性平教育」的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