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修法是活化或持續箝制NGOs? 要求內政部擴大公民社會參與

文/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人民團體法】修法是活化或持續箝制NGOs? 要求內政部擴大公民社會參與

—人團法「非績優」團體場外記者會

內政部「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籌備處」今日(2月6日)舉辦一場「社會團體法說明會」,會議中僅邀請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佛光會中華總會等12個「全國性績優團體」參與。台灣人權促進會於過年前即去電詢問是否能參與,承辦人表示受上級指示,拒絕「地方性團體」參與,後又告知只有「績優團體」得參與討論。然而,在台灣人權促進會發出抗議聲明,並決定在場外舉辦記者會後,內政部卻又來電請各團體入場,不要在場外抗議。

台灣人權促進會等14個未受邀的「非績優」民間團體在場外開記者會表示,內政部應公佈受邀的「績優」團體完整名單,且應說明為何原先僅邀請「績優」團體,以及「績優」的標準為何?台權會等團體表示,無論是舊有的《人民團體法》,或是新的《社會團體法》,都是規範全國所有民間團體的法律,內政部應重新辦理修法說明會,修法草擬過程更應公開透明、廣邀民間團體參與,不該只有專家學者或只有「績優」團體才能表示意見。

《人民團體法》的前身是《非常時期人民團體法》及《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這部法律從1942年立法至今,僅有8次修法,更集滿4個違憲解釋,其中有2個違憲,更是主管機關自己所訂定的子法違憲。該法長期以來都是用來箝制公民社會,壓制人民集會結社自由的「惡法」。在1987年解嚴之後,仍有許多團體因名稱使用「台灣」二字,而遭內政部拒絕合法登記的案例。例如「台灣人權促進會」成立之初,便因當時已有「中國人權協會」登記在先,內政部也因此拒絕讓台權會登記為「全國性」團體。

除了「台灣」曾不得作為團體名稱之外,包括使用陣線、連合、組合、聯盟、受害者等名稱,都曾遭到刁難。甚至包括章程內容文字、團體幹部的職稱、發起人教育程度、理事長學經歷、任期、開會次數、開會人數、會員年齡、理監事辭職、是否可以收國際實習生方式等各種事項,主管機關都要加以干預,透過行政來影響人民團體的運作。也有團體因為不想應付種種行政刁難,乾脆放棄成立「社團法人」,改成立「基金會」。基金會要求的資產金額,也逐年不斷提高,經營不善還要將基金充公。而攸關各團體生存的募款,也有《公益勸募條例》有著各種繁瑣規定。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翁國彥表示,目前內政部擬廢除《人民團體法》,改立《政黨法》、《社會團體法》與《職業團體法》等三部新法,將「許可制」改為「登記制」,看似放寬管制,但若團體未登記為法人,仍舊無法享有合法募款或開立捐款收據等法人權利。綜觀《社團團體法》草案內容,除將「人民團體」改為「社會團體」之外,並刪除職業團體、政治團體等相關規範,以及刪除刑事罰則外,其他條文並無太大改變。新法案依然賦予主管機關很大的管理權限,包括只要該團體違反公益、違反章程、違反社會團體法或其他法律,便得「廢止」社會團體之合法登記。然而何謂「違反公益」,卻無明確規範。

此外,在有關青少年的結社權上,內政部也表示,由於成立社會團體是一種「契約」關係,所以未滿二十歲的青少年不得成立或參與社會團體,如要參與,必須要取得「家長同意」。事實上,工會法或其他相關法令也都排除了二十歲以下不得參與的規定,社會團體法若要保障青少年的結社自由,一樣也可以做出特殊規定。這不啻也反映了內政部對於社會團體仍採取一種家父長制的「管教」心態,不承認青少年也能享有憲法保障的結社權。

內政部的承辦人員亦表示,此次修法參考日、韓、德、美等國的立法。但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長黃怡碧也指出,日本、韓國長期以來打壓公民社會,並經常被聯合國警告,並非保障民間社團發展的「先進」國家。此外,美國對於民間團體其實並無嚴格的法律規範,而是僅有關於免稅的相關規定,登記的項目也非常簡單。相形之下,台灣的法令規定不僅繁瑣,更給予民間團體諸多限制,也因此,相較於美國很多大型的民間團體,會員人數眾多,僅依賴會費收入即可支撐運作,台灣的民間團體往往只有宗教性團體得以大幅拓展。

相較於亞洲各國,台灣的公民社會已經算是發展蓬勃,但礙於人團法的規定,民間團體往往只敢收少數會員,民間團體的自我維持也十分辛苦,不少社福團體甚至必須仰賴政府補助才得以維持,也降低團體敢對政府提出批評的力道。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伊翎表示,未來的修法,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重新歸還人民的結社自由? 還是透過培力、補助等方式,再度讓社會團體依附在政府的管控之下,仍有待觀察。但修法的第一步,就是應該廣納更多公民團體的意見,才有可能認知及面對目前各團體所遇到的各種人團惡法下的家父長制管教問題。否則,參考再多的國外法令,也無法對症下藥。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