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打開歷史的傷口 擁抱改變的德國

圖/Hagens_world

文/陳正益(台南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近日參加一場由校內學生舉辦,名為「『牆倒之後、民主之前』--東德轉型正義的困頓與挑戰」講座,主辦學生邀請一位旅居柏林的記者到校分享。透過其長期觀察,紀錄了德國統一前後從政治到經濟,再到社會、環境政策等方面的改變[1]。但特別要提的是這場講座是由校內一個「體制外」社團所舉辦,他們經常舉辦一些人權、轉型正義或社會議題相關的活動,但也因為內容常涉及外界較敏感的議題,而使行政高層多所顧忌,校方曾試圖建議其轉型為正式社團,但學生的想法是希望爭取不被事前審查的自由,因而堅持維持體制外模式,但若如此,依照現行校規規定申請活動與核章就成為她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透過這場講座主講者的分享,我們才知道德國從二戰結束至今,經歷了兩次轉型正義。第一次是針對納粹政權對猶太人的屠殺罪行所進行的轉型正義,稱為「克服過去」,形容克服罪惡感和負面記憶的過程;東西德統一之後,針對東德共產黨過去一黨專政的獨裁政權進行第二次轉型正義,這次則稱為「釐清過往」,重點在於真相和結構面的揭露。前後兩次轉型正義,都使他們擔起沉重,勇敢面對歷史的疼痛與傷疤。

東德共產黨統治期間,透過在教育階段的思想灌輸,言論、出版與集會的箝制,甚至綿密到無所不在的特務機關監控著人民生活,種種作為殘酷又無情地主宰著這個國家的人民,直至1989年,全長155公里,象徵鐵幕的柏林圍牆終於倒下。

圖/Jean-Michel GALVAN

隔年,東西德統一,這個割裂德國與東德共產黨威權統治的冰冷圍牆,陸續遭到兩側民眾拆除,部分僅存的街區經歷二十年的研議與修建後,成為現今的「柏林圍牆紀念園區」,向後人訴說冷戰時期曾經發生的歷史悲劇。誠如講者所說:「直接拆除威權遺跡是轉型正義最廉價的方式。」比起直接乾脆地挪去那些威權象徵,原地保留並用心規畫或可透過集體記憶進行一種人權教育,意義相對深遠。 

這座被形容為「可恥之牆」的建築長期割裂了許多德國人的家庭與生命,因此,統一後的德國也開始關注、思索並試圖追究過去東德共黨統治期間對其人民所進行的迫害與殘害人權的法律責任。例如:守衛圍牆的東德士兵在冷戰時期射殺試圖逃離鐵幕的民眾,是否該負起法律責任?還是執行的士兵本無辜,該由下令者負起責任?然而,這些冷血的命令,又是出自於誰?面對這些問題,德國社會幾度爭論不休,最後他們進行了一百多件「圍牆射手審判」的訴訟,其中約半獲得無罪,其餘大多也獲判緩刑,不過,幾位共黨高層仍被究責,處以刑責。由此可見,轉型過程中法律責任的追究與與釐清在德國是非常清晰的,但他們也試圖讓加害者和受害者與其家屬的聲音同時並存。

此外,提到東德轉型正義,必會想到東德在威權統治期間,被認為是冷戰時期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情治單位——「史塔西」(Stasi),也就是東德國家安全局。這個情治單位就如同臺灣戒嚴時期的警備總部,史塔西直接聽命於東德共黨高層,組織嚴明且深入全國各機關組織與民間,公家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鄰里,甚至教會,史塔西的線民無所不在。

東德為打擊民主運動,在全國撒下天羅地網以監控人民。根據統計,正式與非正式的線民合計高達二十八萬人。史塔西透過綿密的線民情報網,掌握人民的一舉一動,累積的情治檔案文件據統計有四千多萬張,一張一張排列長達111公里長。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後,史塔西成為民眾洩恨與佔領的地標,在此同時,東德的特務也著手銷毀檔案、湮滅文件。

包括前總理柯爾在內的東西德領袖認為,史塔西檔案的內容太過敏感,貿然開放恐會造成報復尋仇等社會事件,因此主張加密封存,甚至應全部銷毀。但就在統一前夕,民運人士衝進史塔西總部,用絕食方式向政府表達「我的案底屬於我!」堅決反對檔案加密決策。經過一番努力與協商,德國統一後的第二年,德國國會通過《史塔西檔案法》,並依法成立「史塔西檔案局」,讓檔案使用法制化,民眾可以調閱與自己相關的檔案。

史塔西檔案局的第一任局長是共黨統治期間致力宣揚民主理念的牧師高克(Joachim Gauck),直至今日,歷任局長幾乎都是威權時期民主運動出身的領袖。這些任命普遍獲得朝野的支持,因為他們相信由當年的政治犯出任該機關首長,對曾被史塔西迫害的民眾而言,更具有象徵性意義,也更能彰顯自由、民主與法治的可貴。而史塔西檔案還有另一項功能,就是作為政治受難者司法除罪和賠償的依據。

在德國,他們相信真相能促成和解,反觀臺灣,雖然已從威權轉型為民主,但社會依舊充滿對立與不信任,這樣的情況應與國家沒有真誠面對真相有關。「只有開放檔案,真誠面對,讓真相大白,社會才不會被過去的仇恨所困,釐清過去,就能解決現在的衝突,走向未來」、「有時候,傷口必須要打開才能復原」,史塔西檔案局局長楊恩這麼說。他強調「檔案局的責任不是為受害者尋仇,也不是要清算加害者,而是在讓真相和責任釐清之後,開啟對話與和解的可能。」

德國歷經兩次轉型正義,他們化解了可能的對立、猜疑甚至分裂。兩德在統一之後,因為過去的統治形態與價值理念截然不同,經濟狀況也大相逕庭,一度使德東與德西的人民相互指責、對立,但如今,他們不僅克服過去,更釐清真相與責任,共同走向未來,讓德國不僅是歐洲的德國,更是世界的德國。正當台灣社會為轉型正義鬧得沸沸揚揚之時,若能學習德國面對即使不堪的過往仍能真誠以對的態度,相信更能促進和解,邁向人權大國。

 

參考文獻:林育立(2017)。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台北:衛城出版。

[1] 參見作者新書《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