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徵, 投稿, 都更

重劃黑幕下 看見「生活的」黎明

攝影/張已亷
文/江欣怡

和黎明幼兒園有種特別的緣分,去年六月到台中採訪了黎明幼兒園訴訟更二審宣判的新聞,當時對這件事情的了解不深,回去看著筆記、新聞稿和上網查找了相關資料,把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寫了出來,而這個議題也就淺淺地留在我的記憶當中。

去年底,公庫追果菜市場的新聞追了很久,黎明幼兒園的林金連園長也前去聲援,看見園長出現在新聞畫面當中,我才想起這個曾經報導過的案子,暗自想著「阿,我知道這件事,黎明幼兒園和自辦重劃的議題」,從那之後,經歷了一連串幼兒園發起的倡議、繞行台中市政府、守夜晚會和擋拆等等,公庫也幾乎全都進行了報導,也因為這一連串的行動,讓我對於黎明幼兒園、對於市地重劃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好不容易暫緩拆遷危機之後,有一天我到幼兒園去,正好有機會和老師聊聊天,老師談起園長對於教育的重視,時常帶著小朋友去校外教學、親近土地,這些故事,其實每個人仔細聽完都能夠對別人轉述,直到我親自到了幼兒園聽導覽,才終於感受到園長對於教育、土地和環境的用心,當我們站在幼兒園的草皮上,園長說,過去這個村莊有很多很多的農地,幼兒園在興建時,除了教室的空間以外,特別保留了所有土地的原貌,為的是如果有一天幼兒園不再經營,這片土地還能夠恢復它原本農地的用途、永續地耕作與生產。這是園長的用心,他對孩子與土地的熱愛,在這不經意的談話當中流露。

黎明幼兒園至今仍保留大面積土地原貌。

我對於都市更新、土地重劃/徵收的議題特別有感,但與其說這是一種議題,倒不如說我真正有所感觸的,是源自於這些在土地上生活的人,黎明幼兒園被拆遷的危機,其實是很生活的問題,土地開發所帶來的利益是當下的,但園長想像的卻是未來,他想留給孩子們一個有綠地、有文化、有溫度的未來,這些東西是來自生活的經驗,是很珍貴也無法輕易被金錢和利益交換的價值。

昨(4/22 )天的導覽活動當中,我們除了認識黎明幼兒園,也走到了黎明所在的社區當中,去看重劃過後的這塊土地變成什麼模樣,小小一戶要價上千萬的豪墅;向地下挖走幾層樓深的土方、再填入廢土的蓄洪池;一千多公頃的重劃區當中僅有一小塊公園用地;水土保持遭破壞、溪水隨時可能淹過堤防,造成周邊社區淹水的黎明溝,這是未來人們即將生活的場域,是號稱「帶來幸福與進步的」都市計畫所帶來的轉變。

園長解說黎明溝與此處社區過去的故事。

園長說起過去在此的生活,他的眼神閃閃發光,現在我們看起來黑黑臭臭的黎明溝,過去竟是清澈見底、有著各種魚蝦螃蟹,甚至可以用溪水刷牙漱口的溪流,透過導引分流,此處的溪水灌溉遠至烏日地區的良田,圍繞著這潺潺流水,社區與聚落傍此而生。

土地重劃帶來的災難,不僅是黎明幼兒園的苦難,它更攸關我們對於未來、對於生活的想像,我們想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與社區?是缺乏公共綠地、隨時可能淹水、充滿高不可攀的豪宅、鄰里之間關係疏離的社區;還是可以悠閒散步、親近土地、舒適生活,並且有著如黎明一般優質的教育環境的居住空間?

我們想像的城市和未來,是長成什麼模樣?又是什麼樣的想像,才真正能夠達到永續發展、與環境共生共存呢?林金連園長在保留黎明幼兒園的過程中,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想法,還有更多方式,正在等待我們共同思考,這不只是關乎黎明幼兒園能不能被保留的問題,這是關乎我們想要並且能夠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共同生活的問題。

黎明幼兒園在法定上的緩拆期限將於5/2到期,而台中市政府承諾的緩拆期限5/23也即將到來,黎明幼兒園是否能等到真正的黎明到來,依舊讓人憂心,於是,我想要邀請大家一起走進黎明幼兒園,聽聽這裡的故事、看看市地重劃可能帶來的影響。並且共同來關注:黎明幼兒園保留行動

【延伸閱讀】
黑夜能走向黎明?黎明幼兒園與市地自辦重劃爭議公庫總整理
「孩子的未來不能拆」——五七遊行,搶救黎明幼兒園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