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涵仕(國立臺南家齊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什麼是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一詞在近年來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校園中除了出現高中生於校慶時扮演納粹的爭議,亦有學生在競選學生議員時提出以納粹為主題之政見,這些現象在在都顯示了校園轉型正義教育的必要性。然而究竟何謂轉型正義呢?也許我們可以參考非政府組織「國際轉型正義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ICTJ)的定義:轉型正義指的是一套已經被不同的國家,以糾正大規模侵犯人權的歷史實行的司法和非司法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刑事起訴、真相委員會、賠償方案、以及各種制度上的改革……。
不過,轉型正義的精神如何落實在高中教育呢?以下是筆者在教學現場的幾個嘗試,藉由講座、佈展、劇場和影片等教學方式,讓學生更認識轉型正義這個主題:
從他國經驗開始比面對自己容易
筆者有幸在台南任教,適逢二二八70周年,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舉辦了「我們的二二八」一系列講座,在校內教師的推薦之下,師生一同參與了台大歷史系花亦芬教授的講座──<從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看臺灣>。講座中除了強調轉型正義的要務是不但政治體質的翻轉,讓人民信任政府是捍衛人權的機構,還是心靈體質的翻轉,轉化悲情,進行療傷。透過講座,同學們認識了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的過程與差異。藉由德國歷史教科書的介紹,聽眾們感受到,德國人在傳遞轉型正義精神給下一代所做的努力。講座結束後,同學們還需要完成「匡正正義」的學習單,去思考在當時的德國,受害者有哪些權利遭受損害?而後人如何回應這些傷害?如何預防未來不在發生類似的錯誤或傷害?……等問題。借鏡他國經驗,與直接呈現國內的爭議衝突相比,學生較不容易有預設的既定立場,也對轉型正義的主題有不同層面的認識。然而教學者仍需在活動過後提醒學生,轉型正義的議題在各國有不同歷史背景,政策與作法不應直接移植套用。
活動式的課程比教條式的灌輸有效
去年,在校內圖書館的穿針引線下,筆者得到出版社的資料授權,在校園內協助辦理轉型正義的展覽,在解釋完轉型正義的概念後,由同學進行分組,觀看完所有展品,其內容除了有二二八受難者的遺書、白色恐怖罹難畫家的畫作、其他國家在轉型正義上的案例,還有圖書館提供的相關書籍……等等。接下來,同學們開始觀察記錄展場的空間。四組同學分別針對展場的動線、展品分類和規劃,畫完設計草圖,在各組報告完自己的展覽規畫之後,讓所有人用便利貼進行投票,決定最佳方案。美工組的同學利用現有的資源,繪製海報、留言本和宣傳單,使整個展覽更加豐富。而今年,校內則是由歷史老師帶領同學,以「重生」為主題進行策展,傳遞言論自由與轉型正義的重要。在佈展的過程中,同學們必須要看過所有的展品,理解其意義與內涵,再來還要思考各個展品之間的關聯性,方能規畫動線,而執行的過程中則需要考慮到空間因素與實作的能力。和坐在教室中研讀轉型正義的資料相比,佈展的活動更為動態性,也更具親近性,同學們在過程中其實也對展品內容做了反覆的閱覽與思考,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教學方法。
藉由公民劇場喚起同理
筆者在校內持續開設高一的多元選修課程<公民~一場思辨之旅>,以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為目標。在選修課堂上,筆者和劇場工作者合作,讓同學以戲劇表演的形式,扮演白色恐怖年代的各種角色,不論是加害者或被害者、當權者或老百姓,透過自己的想像力,重現當時的歷史畫面。在過程中,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練就其同理心,盡力去揣摩當時人們的心境,學生更需要思考,為什麼這些迫害的事件會發生在當時的社會,當今的我們又應該如何面對過去的錯誤和傷害。而更有學生在課後心得寫道:「最印象深刻的是當老師要我們停下腳步,並擺出一個符合情景的姿勢時,每個人的姿勢都不太一樣,但是卻都有相似的感覺,講出口的話也都很真實,就好像我們正活在那個時候,跟著那時的人們一起經歷著那段歷史。」「一直以來讀到的書都是以客觀公正但偏受害者角度去看二二八事件,今天讓我體會到,我們應該試著從加害者的角度去認識更多層面的二二八……。」
以影片與討論取代單一講述
許多民間團體或政府機構皆有針對轉型正義拍攝相關的影片,公視的<青春發言人>節目亦有針對二二八製作過專題。教師可以針對課程與學生的特性,安排相關的多媒體素材作為教學之用。然而在影片播放過後,重點仍應放在議題的討論,筆者曾嘗試以公民咖啡館的方式進行影片的討論。討論的問題可以由教學者事前設定,更可以鼓勵同學們主動提出問題。筆者亦參考了近來頗受關注的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之內容,當中提出的哲學問題如「我們真的想要自由嗎?」、「自由是否該受限制?」,以引導學生們做不同層次的思考。
省思與結語
轉型正義的概念和議題十分龐大,並非單一個人和學科能輕易完成,在發現歷史真相和史料判讀的教學,需要仰賴歷史老師的專業,而書籍和藝術作品的觀覽,需要仰賴語文和藝術等科目來協助。而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自己也會有所思考:「活動本身是不是預設了政治立場?」、「如何阻止轉型正義成為政黨鬥爭的手段?」都是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曾經面對的質疑。對此,教學者應該保持多元開放的態度,提醒同學們,轉型正義並不是為了撕裂族群,而是為了療癒創傷、深化民主。轉型正義之所以能成功,並不是因為少數人的政治操作,而是公民社會是否能產生足夠的力量。公民們記憶過去的方式,也將會引導他們看待現在和未來。
即便運用了影片或動態活動,台灣轉型正義的議題仍舊有其沉重之處,但這也是不可迴避的。鄭南榕的<自由時代周刊>能被放在校園的展覽架上,同學們可以在多元選修課程談論民主,一路走來,許多事情並非理所當然。對當今社會而言,歷史上發生的遺憾和錯誤,我們希望不要再度發生,也應該力求阻止其發生。教學活動結束了,但是轉型正義的課題並沒有因此終結,面對眼前的校園和社會,許多議題雖然艱難,台灣社會的民主價值依舊值得我們守護,轉型正義之路仍有一大段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