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蘋果轉型方案 新聞品質、勞工權益就此潰散?

文 / 管中祥

6月20日,朋友傳來一份蘋果日報組織及人事調整方案的文件,大致的意思是:蘋果將推動「創業方案」,鼓勵員工成立個人工作室,再與蘋果簽約,以七、八成薪的收入談合作,若依此方案員工可申請優惠離職。合作期間第一階段先簽約半年至一年,之後,再評估是否續約。

經過查証,確認屬實,張貼在我個人臉書上,引起社會嘩然。蘋果日報高層對此不承認,也不否認。不過,不只台灣蘋果日報這麼作,香港蘋果,也有同樣的打算。

昨(6/23)天晚上,蘋果日報社長陳裕鑫發給員工一封信說明此事,雖然沒有提出詳細作法,但也証實了這項說法,也有較完整的說明,他說:

…推動委外合作及鼓勵同事創業,是許多產業的趨勢,足堪媒體的借鏡…鼓勵同事創業,既是鼓勵,就是自願。但因每個中心的工作性質不同,所以是逐步推動。在過程中,公司一定符合勞基法令的規定,也正考慮是否以優離及如何將現有器材供創業同事使用,作為鼓勵方式。 四、我們推動委外合作,重視的是組織型態的調整,使蘋果日報的內容更豐富及更多元,而不是只從成本考慮,這與過去的純粹裁員瘦身不同,到目前為止,我們也沒有提裁員名單的想法…

雖然,這是蘋果日報的「新」方案,但將原本機構內的工作逐漸轉成外包、承攬,以節省成本的作法並不新鮮,政府、企業行之多年。即使是傳媒業,電視台也早就把原所屬的製作部門轉為合作的製作公司,雜誌社也將美編工作外包。這樣作,無非是要降低成本,減少勞健保、勞退支出,讓公司人事及經費運作更彈性。

傳媒產業寒冬多年,蘋果日報的發展並不讓人意外。2012年,傳出旺中將入主蘋果消息後,蘋果的言論不像以往尖銳,批判力量也逐漸消退,銷量也跟著下滑,再加上這幾年「即時新聞」策略,大量產製及推播即時新聞,「廢文」漫天,不但掩蓋蘋果原有的品質,大大提高了數位產製成本,但也同時增加了員工的勞動密度,消磨記者工作的熱情與初衷,工作漸無成就感,走到今天,亦可預料。然而,蘋果日報一路調整的經營策略,未能使其度過寒冬,但承擔後果的卻是最基層的員工。

雖然不少產業早就將部門外包,但新聞事業是否適合跟進得多作考量。首先,新聞需要查証,蘋果日報若依此將逐轉為平台,是否有核實能力?報導若有誤,如何負責?民眾不滿,又該找誰?其次,調查報導原是壹傳媒強項,但需要大力的人量、時間、資源,與團隊合作,然而,一但轉為工作室,在有限條件下很難肩負這樣的工作,對新聞品質及媒體監督到政商強權的力量勢必降低;還有,蘋果日報未來轉成商業「平台」,跟外包廠商買新聞時,會考量新聞品質還是產品價格?若只是後者,新聞品質已每況愈下的蘋果日報,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在商言商,上述種種並不會是蘋果日報高層的主要考量,如何穫利,才是他最關心的事。不過,蘋果日報若真如此轉型,直接受害的其實是員工。雖然,蘋果日報表示會和員工成立的外包公司或個人簽約,但一開始只有半年到一年,能走多久?仍是未知,員工處在隨時失業的風險。而創業之後,原來的薪水已經打折,再加上負擔自己的勞健保及勞退,實得薪資勢必更低。更重要的是,記者和蘋果的勞雇關係就此改變,失去勞基法的保障,員工數不到三十人的外包公司也無法組工會,爭取權益,勞工的處境將是雪上加霜,好不容易組成的蘋果工會及團結力量也可能就此瓦解。

香港壹傳工會日前發表聲明,反對對任何形式外判(外包),並在今(6/23)日與管理層會面,呼籲所有受影響同事現階段切勿提出請辭,暫不要接受任何轉制的方案。台灣蘋果日報工會也表示,近日將與資方進行勞資協商會議。蘋果日報員工的勞動權益如何保障?台灣新聞品質該如何嚴防再次下滑?恐怕是壹傳媒員工及社會大眾需要努力的事。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