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截自三立新聞畫面
文 / 管中祥
尼莎颱風來襲,警義消人員全面戒備,守在現場,為民眾守護家園。不過,前往第一線的,不只是基層的救難人員,新聞工作者也一如以往,在風雨中為民眾報導風雨無情。
雖然這幾年較少傳出有記者為求驚悚畫面,刻意將蹲在水中,讓人以水淹及胸,但仍然有記者為了採訪,而讓自己陷在「驚悚」之中。
29日晚上,風雨正大,三立記者前往羅東市區連線報導,雨打在臉上,幾乎無法張開雙眼,風吹著身體,也難以穩定站立。風雨中的記者用身體告訴大家「這裡的風勢真的是非常的大」,還好有工作人員在旁拉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不確定記者是志願奮勇向前,還是公司有意指派,但這種把記者當「人體測風器」的播報方式,其實沒有必要。新聞畫面裡已明顯看到因風太強而強烈搖晃的路樹與紅綠燈,觀眾可以清楚了解現場狀況,實在沒有必要讓記者深入「險境」。
這樣的畫面並不新鮮,也未必能再引起觀眾的興趣,對收視率有多大的幫助?電視台恐怕得仔細估量。如果沒有賺到錢,卻傷了記者反而得不償失,不過,就算要賺錢,也不該作這樣的事,不但會讓旗下的記者被人嘲笑「腦殘」,還可能因此受傷,媒體也會招來罵名,降低公信。
2004年納坦颱風襲台,當時的行政院長游錫堃視察員山子分洪道開挖工程,多位記者趕往採訪。不料洪水爆發,四名記者落水,其中台視記者平宗正不幸身亡。雖然採訪是記者「天職」,但為這樣的工作犧牲性命,仍然讓人覺得不值與不捨。
7月29日當天,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公佈了「新聞媒體天災(颱風)出勤各台現況」,統計結果發現,幾乎所有媒體當日出勤都會補假,只有年代、壹電視不補;有一半左右的電視台天災出勤有交通津貼,若是風雨過大,原民台還會補助住宿,但中視、華視、民視、三立、中天 、年代、壹電視並未提供。
曾經有媒體工會在開會時向公司要求颱風天出勤應補假或給予津貼,但沒想到老闆卻回應:公司沒有賺錢,要假就不用談了,津貼等到賺錢再作討論。
目前針對勞工於天災期間出勤問題的法規,僅有屬於行政指導層級的《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雖然提到勞工因天災而未能出勤,雇主「不得視為曠工」及「宜不扣發工資」,但這項要點對雇主缺乏強制力,勞方也難以依此與雇主進行協商,而這也許多大老闆肆無忌憚,不願作為的原因。
不論什麼行業,在颱風天出勤都是危險工作,雖然在社會大力疾呼下,已經有百貨業者或媒體老闆會考量員工的安全或權益,採取休息、補假或提供津貼等措施,但員工的安全及權益不能靠老闆的道德良知或憐憫之心,而要在法規中明確規範,否則老闆將會找任何理由推拖或視而不見,主管機關也可能成了間接謀殺人命的幫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