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在疑問句中開始的公民教學

文/王富瑾(國立新化高工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我們公民與社會的課綱草案3月11日送進了課程審議會。根據聯合報新聞報導,臨時提案中有委員質疑,社會領域的公民部分,條目的描述使用問句,與其他科目的課綱不同,例如「什麼叫公民?」,而不是「公民的定義」,擔憂定義不明恐有不同解讀。然而,我個人對於這樣的課綱呈現方式其實還蠻樂觀其成的。

課綱條目採用提問的方式,不代表就會發生定義不明的問題,畢竟當下的社會科學還是有其知識與理論基礎的部分。用疑問句的表達方式,反而很直接地提醒老師教學目標所在,教學活動結束後,可以利用這些問題來進行評量,檢視學生是否可以回答,是否可以做得出來,讓老師依此做為教學活動的調整依據。

社會科學的參與者必定是人,只要牽涉到人,就不會有唯一解答,所以社會科學並不強調統一標準答案。對身為公民教學者而言,如果課堂時間允許,我更喜歡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再提問、再發想,自己去收集資料進行研究,歸納出看法與建議。希望學生的收穫不僅是最終的結論而已,還有學習的過程。

以前的教學與筆試方式比較強調知識的學習,而學生可否將知識落實在生活情境中就不得而知了。就好比有可能學生會默寫出一、二十道食譜,可是卻煮不出一道菜,我相信這樣的教育成效絕對不是你我想要的。所以這次新課綱還有一個重要的變革就是提列了「核心素養」,希望老師的教學可以改變為素養導向教學。

公民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什麼是公民素養?公民素養是指「一個國家的人民,參與現代社會公共生活,與他人共同生存、發展所需具備的基本核心能力。」那又該如何培養素養呢?也絕對不是請學生默寫定義,或背出十二年國教課綱所提倡的「三面九項」核心素養。

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對身為公民老師的我的確是一個大挑戰。公民與社會既是大學入學考試的考科之一,在考試引導教學的現實環境之下,幸運的是學生不得不重視,但是不幸的是現階段的教學的確偏重知識方面,這點的確要改變。

我是非常認同應該要讓學生結合情境、案例、現象進行學習,讓學生感覺議題與生活接近,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意願。然後在過程中注重學生對事物的感覺,多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討論議題、發表看法,提升思辨能力,接納不同看法、面對差異的胸襟,鼓勵公民行動,落實「做中學、學中做」。

所以,我們老師真的必須花更多的心思設計教案、進行教學活動,另外,評量也是一個需要精進的面向,實施核心素養評量相較之前傳統學科知識的評量,所面對的難題主要為如何獲取學生核心素養所包含的知識、技能及態度之學習成果。面對這新課綱的教學挑戰,我們真該好好地做好準備了,加油!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