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34家各類型媒體的77位在國會採訪的記者聯署陳情書,請求下議院議長班迪卡禁止「外人」利用國會走廊召開記者會;翌日,議長便宣佈禁令,聯署的記者可謂求仁得仁,卻也招致非議。媒體和記者是新聞自由的利益相關者,更應是新聞自由的倡導者和維護者,要求禁止「公民」到像徵「公共」的國會大廈召開記者會,確實荒謬。
(一)聯署信的號召者是巫統外圍網站《每日議程》(Agenda Daily)的記者。 (二)議長在聯署次日便「從善如流」。 (三)11月1日,人民公正黨策略局主任拉菲茲,在國會走廊揭露首相署部長納茲裡的家人與沙巴富商謝天福過從甚密,這位掌管國會事務的部長便質疑拉菲茲不是議員,無權在國會走廊開記者會。這3個因素令我難以信服,此次聯署不是國陣幕後操盤的動作(雖然議長在聯署信「正式」交到他手上之前就已宣佈禁令)、不是號召者與權貴暗渡陳倉的結果(這是新聞界的恥辱)。
若說在野黨和非政府組織競相到國會走廊開記者會是個「畸形現象」,此「畸形現象」實乃媒體對政經弱勢者差別待遇的結果。由於相對弱勢,在野黨從政者就算是國州議員,也未必會獲得主流媒體應酬;非政府組織更不必說了,若非獲政府「認可」或由權貴妻女領導,冀望主流媒體派員採訪,只能「試試運氣」,祈禱記者會當天是「沒有新聞」。
正是這種差別待遇致使在野黨和非政府組織隨機應變,趁國會開會之便,在記者匯集的國會走廊開記者會,期許(一)至少有機會接觸記者,幾十家媒體當中有幾家願意報導;(二)記者會找在國會備詢的正副部長回應他們提出的議題/事件,使相關議題/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換言之,禁止非議員在國會走廊開記者會的主要受害者,正是在野黨和非政府組織,因為他們爭取關注的機會和權益被剝奪了。
「無意間」淪為共犯
就此而言,聯署的記者確實難辭其咎,但他們未必都是國陣政治議程的「蓄意」共犯,而是「無意間」淪為共犯——他們之所以如《東方日報》覃心靖所言,在「數十秒的一念之間」決定簽署陳情書,純粹是對工作量不勝負荷的反射性回應,加之以理念缺席,未能提供行動指導。
國會雖是所謂的三大權力機關之一,但在我國的政治現實裡,它充其量只是核准法案的橡皮章;巫統大會、巫統最高理事會會議、各部門的內閣會議後記者會( post-Cabinet press conference)都比國會重要。除非是公佈財政預算案或發生重大事件,否則國會的新聞採訪往往只是例行公事。
國會記者的工作確實比較辛苦。普通新聞組記者即使一天有兩、三個採訪任務,間中還可能有休憩的時間與空間;但是駐守國會,無論是負責議會廳或國會走廊,幾乎就是一整天馬不停蹄地採訪和寫稿,而且為了趕截稿時間,更得加快工作速度。
2008年大選在野黨雄起,否決了國陣的國會三分之二多數議席優勢之後,國會議事比過去「精彩」多了;晚近幾年公民運動復興,亦為國會走廊增添幾許「熱鬧」。國會記者的工作量勢必增加,但是個別媒體是否相應增派足夠的國會記者,還是個問號;否則,記者們就不會抱怨「記者會氾濫」,令他們疲於奔命了!
記者疲於奔命
記者疲於奔命,問題不在於國會有多少場記者會,畢竟採訪活動不會因為記者會易地召開而減少。假使拉菲茲在黨所而不是國會大廈開記者會,媒體主管或許就會指派其他記者採訪,而不是動員國會記者,增加後者的工作量,但是聯署的記者為何不思考兩個問題:
(一)既然在野黨和非政府組織到國會大廈開記者會已成風氣,主管們理應察覺,增派記者到國會大廈支援,但是否做到呢?
(二)既然媒體集團的盈利逐年大增,為何記者幅員沒有相應大增?記者的勞動條件沒有相應的大步改善?
第一個問題,媒體主管自然會辯解說,人手不足,已無法增派援兵支援。媒體主管永遠都以人手不足為理由,主要是因為「人有我有」的心態作祟,寧殺錯不放過,非搾乾記者不可。鑑於國會大廈記者會「氾濫」,主管可果斷及果敢地授權領導國會採訪任務的資深記者加以取捨;即使事前不知記者會主旨,會後仍可判斷是否要消耗記者的心力撰文,抑或放棄。
第二個問題,雖然媒體主管心態上認定「人手不足」,但是矛盾的是,他們往往以一副維護業主利益的姿態,擺出一堆似是而非的說辭,為不相應擴大記者幅員辯解,例如公司雖有盈利但也得「屯糧」應付不備之需云云。
然而,花點心思瞭解一些資料,就可輕易破解類似說辭何其不可信。我不時提醒讀者,當今的媒體業已不能和1980年代同日而語,即使是中文報業集團,獲利情況也不比英文報業集團遜色——星報出版集團截至2011年12月31日財政年度的稅前盈利是2億5053萬1000令吉,世華媒體集團截至2012年3月31日財政年度的稅前盈利是2億8000萬令吉(8500萬美元)。不幸的是,記者疲於奔命的現象,中文報業尤其嚴重。
顯然,問題已非有無盈利,而是如何分配盈利。以我國規模最大的中文報業集團世華媒體為例,我在《董事荷包滿,基層苦皺眉——傳媒論衡(三)》(見2012年1月14日《東方日報》)已指出,世華媒體在2008年成立後,董事薪酬增幅遠高於一般僱員的薪酬增幅。尤有進者,世華媒體今年10月宣佈合計7億令吉的資本回退及特別派息計劃,每股可得41仙特別股息,共持有52.48%股份的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就可套現3億6千多萬令吉。更甚的是,這筆7億令吉的特別股息,高達7成(5億令吉)是向銀行借貸支付,每年必須支付約2394萬令吉的貸款利息!
從此媒體經濟角度思考,國會記者請求議長禁止非議員在國會走廊開記者會,顯然是提錯訴求,搞錯對象了。記者們的團結互助精神(solidarity),更應該用在捍衛新聞專業的自主性,以及向僱主和主管(尤其是財雄勢大的媒體集團)爭取合理的資源分配及更好的勞動條件,而不是埋怨服務對象加重了他們的工作負荷。
(本文作者 莊迪澎,前馬來西亞獨立媒體《獨立新聞在線》總編輯)
圖一:11月21日,反對國光石化在馬設廠的非政府組織,在國會走廊開記者會,遭國會保全人員請離。
圖二:馬來西亞在野黨和非政府組織到國會大廈開記者會,漸成風氣。
圖三:馬來西亞國會議事廳外供議員開記者會的場地。
圖四:國會下議院議長宣佈禁止非議員在國會走廊開記者會時,出示一些非政府組織開記者會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