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的公民課

分裂與整合:一個公民老師的角色衝突

圖/Daniel Friedman(依CC授權方式使用)

文/邱涵仕(國立台南家齊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某日下午,我在和學生討論小論文題目。

「老師,我們覺得目前的XX政策是不好的,影響了我們學生的權利。」
「那你們打算怎麼辦?」
「我們想做一個小論文來探討這個現象,然後還有政策對學生的影響?」
「那很好啊,你們可以去蒐集相關的文獻,整理之後提出你們自己的看法。」
「我們想在校內發問卷,可是……」
「怎麼了?」
「我們也很擔心,如果問卷收回來的結果跟我們想的不一樣怎麼辦?」
「如果你們的問卷工具沒有被誤用,提問的方式也很客觀,那當然就要接受問卷的結果啊。」
「可是,我們覺得這個政策是不對的啊。」學生的語氣有點焦慮和不滿。
「那你們就應該去想想這個政策是如何影響你們的權利,跟他人討論之後,尋求管道來表達意見啊,怎麼可以把小論文當成你自己的手段呢?」

當下我們的對話並沒有結論,但事後某些片段卻又不時迴盪耳際。

在我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自己心中也有幾分好奇,究竟社會大眾是如何看待公民老師這個角色的。我會在課堂上講述社會、政治、經濟和法律的基礎知識,也試圖藉由對話與討論、戲劇和肢體等方式引討同學們思考社會議題。為了讓學生有感,我也曾經參與或辦理各類型的講座、營隊,目的當然是希望學生能從當中獲得感動,甚至能有所行動,為社會做些什麼。

我是公民老師,也是班級導師

走下講台,回到我自己的導師班級,另一個「我」似乎又會浮現出來。

「黃XX,上課請不要拿手機出來玩。」
「林XX,你的寒假作業已經拖欠了3天,不要再忘東忘西啦。」
「陳XX,下次要請假一定要記得通知老師。」
「黑板一定要擦兩次才會乾淨,板擦每天都要清過。」
「我知道社團和校外活動很重要,但課業也不能放掉啊。」
「園遊會的道具和材料要記得帶回家,不要堆放在公共空間,造成別人的困擾啊。」

身為一個導師,有些學生把你當成朋友,有學生希望你主持公道、還他清白,家長希望你像學生的在校父母,社會的傳統價值希望你成為學生的「再世父母。」你必須要維持班級的秩序,盡可能讓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學校各項活動需要推派代表時,你也要鼓勵學生參與;學生之間出現了誤會或摩擦,需要你來裁決;未來選擇職業或科系,他們有些人會想聽聽你的建議;家庭或感情有狀況,也會有人想找你諮詢……。

平常在公民課堂上談論的多半是公共議題,提醒學生要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強鼓勵他們理解和關心公共議題,然而下了講台,你會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學生的私領域。如果遇到需要導正的行為,你必須很有技巧,話說得太委婉可能不被當成一回事,但話說得太重又會傷害他的自尊心。課堂上你還在提醒同學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下課鐘響後你卻常常在收拾一些卸責的爛攤子。前一秒你鼓勵他們進行公民行動,下一秒又得擔心他們思慮不夠周密,還得扮黑臉提醒他們行動的目的和後果。

坦白說,在這樣的角色切換上,我還不像許多職場前輩們的游刃有餘。

公民老師是校園民主的提醒者

在校園民主化的過程中,資訊的發達和教育的落實,許多學生已具備了基本的權利意識,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擁有更高品質的公共生活呢?答案可能是令人存疑的。首先,許多限制學生權利的規定或作法已逐漸鬆綁,然而在其他的配套措施上卻還在過渡時期,輔導課、早自習、服儀規定……。許多議題在校內成員之間仍然沒有最大公約數,甚至造成的彼此的對立和緊張關係。

其次,學生雖然已有初步的權利意識,但仍然需要公民教育的引導和深化,舉凡言論自由的界線,學生自治活動的精神和學生自治組織的權限,都是需要適時教育並且從「做中學」的。而師長們也終將面對一個事實,就是在民主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未來的學生將會參與更多的公共決策,在此之前,他們也必須學習更多的相關知識和素養,比如法律規定、程序正義、尊重他人……等。

公民老師不是校園民主的救星,但他們多半樂意當個提醒者,在個人權利和公共利益之間,在自由和秩序之間,在教育目的和個人選擇之間,盡力拓展校園內彼此對話的空間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