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99集:多繳、少領、晚退 鋸箭式的年金改革?

整理 / 張芳慈

年金改革關乎全部國人、各行各業、不同世代,對於現在過度被簡化、衝突加劇的年金問題,政府高喊年金改革是為了年金永續、讓18%走入歷史,但若政府一昧靠刪減福利支出來紓困,恐怕迴避掉國家整體施政通盤檢討。

整體國家年金制度,真的只是特定群體領太多的問題嗎?面對國家財政問題,難道只能透過「多繳、少領、晚退」一途解決?此次改革或許暫時紓困危機延後30年,但等到下個世代的改革又要拿誰開刀?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年金改革委員劉侑學談談這個制度出了什麼問題。

年金改革不應簡化為職業對立、世代鬥爭、藍綠對決

年金改革是這一兩年大概是最夯的議題,然而媒體報導往往聚焦於相關行動者的行為,對於年改制度本身的討論相對少。

劉侑學回歸制度,將這兩年來言論市場對年改討論分成兩部分:第一種聲音接近政府立場,談財務永續、世代正義,倡議者主張,年金財務面臨危機,年輕人繳多領少、甚至領不到,不改革不正義;另一種聲音則是譴責政府是無良僱主、毀約背信,例如反改革的八百壯士,他們訴求信賴保護原則,最近也表示將申請釋憲。

劉侑學分析,兩方人馬在議題攻防可分為四個軸線:職業分立、世代對峙、藍綠對抗、統獨對決。

職業分立:台灣年金制度長久以來按照職業別去區分,過去國民政府來台為了鞏固政權,制度設計上軍公教人員所得替代高、領得相對多,支持年改者便主張,台灣另外一群、而且是多數人,大概有一千萬的受雇者,他們領到的年金就相對少,彰顯年改的不正義。

世代對峙:軍公教人員所得替代率非常高,造成政府財務上的問題,支持年改者則說,這些人「吃垮了年輕人的未來」。

藍綠對抗:由於過去歷史淵源,軍公教人員多為國民黨支持者,這些「鐵票」的壓力讓馬英九時代的年改以失敗收場,民進黨上台後,在改革上並不手軟。

不論藍綠政黨,藉年改議題操作族群、藍綠對立,從中獲取選票利益,這不是歷史上的第一波。解嚴不久、民主化剛開始時,1992年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便大打此議題,主張「老芋頭有政府照顧、蕃薯沒人顧」,迫使政府之後推出老農津貼。

劉侑學說,在藍綠對決的氣氛下,年金制度的焦點被模糊,無助社會團結;在「藍綠選民歸隊」的號召下,公眾無法理性討論,年金制度出了什麼問題?改革的後果是什麼?哪個政策走向是對台灣好的?

鋸箭式改革未解年金破產危機 這次軍改,下次勞改?

回頭看年金制度,整個國家財務出了狀況,常聽到這樣的呼籲,如果年金不改革就會破產,年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劉侑學指出,當前的年金基金不管是軍公教、勞保,基金存量不足,財務吃緊,且支出已經大於收入,基金水庫裡面的水位正在下降。

他形容,目前金改革的方法是「多繳、少領、晚退」,他表示,能理解在財務吃緊的狀況下,這樣的方案立竿見影。然而他指出,這樣的改革方式有副作用,根據政府數據,2049年2050年,教師和公務人員的退撫基金也將用罄,「軍公教比較有本錢可以讓政府砍,砍完之後還有一定的水準,可是這次改革後十年、十五年,我又要進行下一個年改,是不是要在打折一次?」

他指出,勞保基金也面臨同樣問題,「危機在於,會不會有一群人因為這樣福利緊縮的改革,進入老年貧窮的危機?」

43%老人靠子女奉養 國家砍社福 下一代孝親壓力大

根據政府2013年調查,台灣65歲以上老人有高達43%,所得來源來自子女奉養。劉侑學指出,台灣正式走入民主化、進入福利國家階段後,人們期望退休生活應是由政府、制度性的社會福利承接,然而我們的制度長得不完整、給得不夠多,迫使很多老人反而需要子女的零用錢來奉養。

劉侑學點出,年改將加劇這個現象的負面效應,「原本的福利已經不夠了,我們現在又進行緊縮刪減的改革,代表制度可以提供給老人的幫忙越少,這樣的責任又會轉嫁給家庭,家庭當然就是子女奉養,他的壓力就會變大。」

有人說,如果不改革,就是世代不正義;然而,如果改革的結果是將社會福利養老的責任,丟回給家庭,是否就達到正義了呢?

18%撙節預算挹注軍公教退撫金 無濟於其他職業別

管中祥問,從現況來看,對很多人來說,軍公教就是領得比較多、其他人就是領得比較少,年金改革政策把這些領得多的人,他們退休金減少,挪移到其他人的身上,這做法有什麼不對嗎?還是說他只是純粹砍掉,沒有挪移到其他類別?

劉侑學指出,軍改節省的年金是注入基金本身,並不會挪移到其他類別;根據統計,如果單純多繳、少領、延後退,而不將樽節省下的預算挹注回流,基金的收入只夠撐五年,而這次的改革方案,則可以讓軍人年金再延續三十年。

然而他也提到,這次的改革並並未整合不同職業別,由於職業分立,這次改革只能延續既有制度的壽命,對其他多數人的退休生活並無幫助;也就是說,現在公眾批評軍公教錢多,希望讓他們領的錢減少,然而事實上其他職業別的人並沒有因此受惠。

「多繳少領晚退」年金延後破產30年 下次危機能再打幾折?

管中祥問,從一個政府的財政角度,應該是整體規劃,讓基金都回歸一個大水庫,再討論如何重新分配;目前年改策略卻是改多繳、少領、晚退,而且按照職業別,「我很好奇,政府怎麼會這樣思考事情?」

劉侑學表示,從世界各國經驗來看,這是最直接、簡便且立即生效的方式,大部分國家包括台灣,在設計年金時,都是與稅收脫鉤,額外繳保險費成立基金,專款專用。他表示,這種設計的好處是,不用花到稅金、不會有資源排擠的作用。

而在這個脈絡下,基金制度就長成現在的狀況。對於目前年改制度,劉侑學認為,這樣的改革措施只能用一次,有局限性,「軍公教這邊已經少領,如果之後勞保也改革等於大家都少領,已經打折過一次,下次還有沒有空間往下砍?砍完之後會不會有貧窮老人問題?」

劉侑學指出,勞保也將朝著「多繳、少領、晚退」的方式改革,目前勞保老年給付額度大約為一萬六,2009年改革已經將退休年限延長到65歲,目前則是在討論給付額度是否在銷減,「現在看起來是非做不可。」

薪資 勞參率 生育率三低 加速年金供需失衡

「當政府左手進行刪減公共年金時,右手要去想,怎麼樣讓老人所得不要有太大變動,刪減之後,要不要從哪個部分來補?」劉侑學舉歐洲國家經驗,他指出,有些國家在縮減開支的同時,另一邊則納進市場機制,給予人民補貼、稅收優惠,鼓勵人民購買私人保險,以平衡所得水準。

劉侑學進一步分析勞保制度,他指出,年金財務若要永續發展,需要三個要素:工資要持續成長、勞動參與率要高、出生率要高。

然而,劉侑學指出,現行狀況則是三個條件完成成長:工資沒漲,流進基金的保費就少,然而另一端,退休人口變多,隨著領保費的人數越來越多、領得越來越久,兩邊就會出現失衡;年金制度的危機彰顯勞動政策、家庭政策、長照政策的失敗,勞動參與率,尤其女性無法提升,因為女性被迫綁在家裡照顧小孩、家人、親友,潛在勞動人口無法外出就業、繳保費,沒辦法貢獻;今天台灣托嬰費用高、養育成本高、工資低,人民自然想少生、不生,年金供需更加失衡,奔向永無止境的危機,「政府永遠都在處理危機,因為根源沒有解決。」

年金制度失敗 彰顯勞動 家庭 長照政策全盤皆輸

劉侑學表示,解決年金永續成長的關鍵在工資問題、家庭政策,「這些事實上都要綁在一起才有辦法解決,沒辦法單獨切割,年金問題是結果。」

他表示,軍公教年金的問題出自同源,台灣九零年代倡議「小政府」改革,軍公教員額減,遇缺不補、公部門約聘僱越來越多,「基金事實上就是一個封閉的體系,自己玩嘛,當你今天在職人數沒有壓倒性的多於退休人數,當然就失去平衡,更何況軍公教所得替代率又相對高,加速這三個基金的問題。」

「時間換政策空間」 年改喘息30年 工資、家庭照護要解決

管中祥問,工資、家庭照護改革牽涉甚廣,要政府在短時間托育公共化、生育率提升十分困難,除了現在已在進行的職業種改革、將破產時間後延,是否還有其他更快的方法?例如,增加稅收、改革稅制,並讓稅收挹注年金,這樣的做法是否相對容易?

劉侑學表示,透過課徵稅收挹注年金是改革一途,但根本解方仍是回歸「工資、勞動參與率、出生率」三項要素,否則基金缺口如同黑洞,怎麼投錢都會不夠用。

「如果這樣稱,這一代的老人算是犧牲了,可是這次改革我們勉強同意換得一個30年,可是這30年不是我們什麼事都不要做,我們必須要解決工資問題、照護問題、長照問題,我們用時間換取政策空間,我們可以多做,讓生育率、勞動參與率回到比較穩定的狀態。」

全民基礎年金制 不分職業公平稅收 兼顧人人基本保障

劉侑學總結,多數國家包括台灣,年金保險以就業別分流,「以就業為前提提撥,退休後可以領到錢」,在人口老化趨勢下,主要的所得來源都在下降,所得替代率下降,之後便面臨老人貧窮這個當前難解的問題。

「如果現階段沒辦法用單制度讓老人過得好,就應該往下能設定一個地層的基礎保障」劉侑學分析,保障有三種做法:現有的國民年金制度,然而目前制度面臨繳費率低、給付不足,且也有破產疑慮;另外一種是用社會救助,救助貧窮老人,然而救助將產生烙印問題、增加行政成本,同樣不利社會團結;第三種則是「全民基礎年金」所有中華民國國籍65歲以上的老人,在退休後都應該領到八千塊以上的退休金,財源來自稅收,配套則稅制一併改革,課徵富人、資本稅,來挹注年金,讓所以人不管過工作生涯表現的好或差、賺得多或少,至少退休時都有一筆基礎保障,不至於無法滿足生活所需。

【燦爛時光會客室】八百壯士X年金改革系列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99集:多繳、少領、晚退 鋸箭式的年金改革?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97集:出事後口號喊翻天 小員警過勞涉險瞎忙依舊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98集:記者採訪衝衝衝 超時過勞下的新聞自由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84集:工人鬥政黨 年金改革誰重視?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