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管中祥
亞太創意學院爭議不斷,除了師生指控董事會掏空校產,日前校長與董事長也陸續辭職,而亞太師生及高教工會也呼籲教育部依「私校法」第25條接管亞太董事會,確保既有學生依法原校畢業之受教權,同時推舉亞太師生及社會公正人士成立「公益接管小組」,義務協助接管事宜。
「公益接管小組」批評,教育部不但未積極調查師生檢舉怡盛集團不當介入校務的弊案,也未阻斷怡盛仍掌握半數董事會、能實質介入校務,影響人事聘任與採購的空間。
雖然不少人以為,私立大學是私人資產,教育部不得干預,也不必協助私校營運。但事實上,私立大學絕不是私人所有,其資金除了來自於董事會,還包括政府補助,以及千千萬萬個學生繳交的學費。即使有天無法經營,也得在考量學生受教權及教師工作權,待學生全數畢業、安置教職員工作後才能停辦。校產也不該為董事會私有,而是要收回公有,回歸教育目的,協助教育發展,不該任由既有董事會以各種方式繼續掌握。
永達技術學院的例子殷鑑不遠,永達關廠後,不但許多老師失業、學生失學,正式停辦後,理應已無任何教學研究活動,然而,永達過去三年來的支出竟仍有超過五億元,也難怪遭質疑有掏空校產之嫌,而亞太等私立院校是否會步上永達後塵?也令人擔心。
不論是已經關廠的永達、高鳳,或者是面臨生存危機的亞太,以及數十家被點名退場技職院校,政府該思考的不只是學校師生的權益及校產公共化,這些一個個位於非都會區的學校,一但倒閉,將會讓台灣城鄉差距的情形更為擴大。
當年,教育部廣設大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調整城鄉差距。依照「四一○教改聯盟」所作公佈的統計,1980年代的大學過度集中於台北、桃園、新竹縣市,計占全國大學生人 數達59%。也因此,許多學生必須遠走他鄉,增加教育成本,城鄉差距日益惡化。而在非都會區設立大學或升格技職院校,可以支持區域發展,形成在地的教育文化機能,並且支撐與促成地方經濟的發展,近而有助於平衡城鄉差距。
這樣的目的下,地方政府無不卯足全力爭取設校或升格,政府機構也以低廉的價格提供土地給學校,還有,許多在地鄉親捐贈土地,如此盡心、盡力,出錢、出力,無不希望大學的設立除了帶來地方的文化與經濟榮景,更期待家鄉的子弟可以方便就學,不必離鄉奔波,未來還能貢獻鄉里。
雖然,廣設大學並沒有真正解決台灣城鄉差距的問題,但至少可以提供學生在地就學、在地就業的機會,並且促成在地小型產業與文化教育的發展,地方型的大學是屬於在地的公共資源,豈能說放就放、說倒就倒?然而,教育部面對大學關廠窘境若沒有積極作為,不但可能會讓屬於公共的校產遭到掏空,學生就學權利受到影響,也會讓好不容易有點縮小的城鄉差距,再次擴大。
【延伸閱讀】
【投書】我的夢想與付出化為烏有:亞太學院被迫休學學生的證詞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187集:公產變私產 亞太學院師生淪人球?
工會舉證亞太董事會違法採購、圖利怡盛公司 要教育部處理
亞太逼學生轉學、老師欠減薪屬實 教育部:等校方改善、否則停招
亞太在校生沒資源、逼學生轉退學 教育部僅開罰、待學校改善
亞太師生青年節抗議 校方欠薪、受教權仍擺爛
亞太師生夜宿教育部 要部長出面解決、接管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