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管中祥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為阻止縣府在公勇路的拆除工程,情急之下「驚天一咬」,登上全國版面,當日,媒體、鄉民紛紛怒指行徑荒謬。
沒想到一夕之間,蔣議員由黑翻紅,從「素人」議員變成媒體寵兒,上遍各大談話性節目,拜會多位政治人物,媒體不僅隨行報導,甚至還提供住宿,住在隔壁房間,緊迫盯人。
即使不少人擔心蔣議員即將成了商業媒體用過即丟的「消費性商品」,不過,蔣月惠似乎也樂得配合,畢竟這是百年難得機會。屏東公勇路居民反對拆遷,抗爭一年多,除了少數獨立媒體及公民記者長期關注,全國性的新聞版面幾乎很少看見,如果不藉此機會把事情談情楚,讓底層民眾的聲音突破縣府,上達天聽,何時還會再有「天賜良機」?
地方抗爭、在地公共議題遭到漠視,這似乎是台灣媒體「常態」,除非是激烈衝突或是怪奇招術,否則很難引起媒體及社會關注。
最典型的就是「大埔事件」,在怪手開進大埔良田,毀壞即將收成的稻穀之前,當地居民早就抗爭多時,直到連串的悲劇發生,人民走上凱道,佔領內政部,採取激烈的手段,才能得到媒體及大眾注意。然而,地方的抗爭,如果媒體沒有充份的報導及討論,抗爭者很容易成了人們眼中貪得無厭的釘子戶、阻礙國家進步絆腳石,或者,老弱傷殘的無能者。
這幾年,媒體人員緊縮,不是裁撤地方版面,就是精簡地方記者。六都以外的縣市,電視台記者大多採單機作業,一人負責全縣新聞,平面媒體稍微好一點,有些地方會有三、五名記者,但有些地區,報紙也只派駐一名記者。
這些記者管區極大,卻總得全副武裝,南征北討、上山下海,若不是平日和其它同業相互支援、共同合作,遺漏的新聞恐怕不只抗爭消息。
網路即時新聞激烈競爭,地方記者的工作量大增,不僅疲於奔命,公司對點閱率的要求或競賽設計,更讓記者心力與功力轉而投向尋求吸睛的廢文及奇人異事,畢竟這是老闆設計好的「趕工遊戲」,基層記者為求生存、為了榮譽,很難不跟著上司的指令,拼業績、創佳績。
不過,更麻煩的是地方媒體和地方勢力複雜的權力關係。先不談什麼政商勾結、派系利益,有些記者除了採訪新聞還得兼跑業務,地方政客、派系頭人、工程包商不但是重要的消息來源,還可能是記者的「客人」,怎能輕易得罪?再加上有些地方勢力總是會透過各種方式「教訓」記者,限制採訪,甚至要將記者趕出議會的例子也時有所聞。
這樣的地方媒體環境與生態,很難讓記者一展長才,即使記者想作好新聞、踼爆貪官、監督政府,恐怕也是有心無力。也難怪地方抗爭的手段會越來越激烈,而蔣月惠會「驚天一咬」,恐怕也沒什麼好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