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為了孝敬高齡94歲老母,上山狩獵而遭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本案經法扶會扶助向最高檢察署聲請非常上訴獲准並暫緩執行,且於去年(106年)9月28日首度以最高法院合議庭法官名義聲請釋憲。
停止汙名與訴追 還給獵人應有的榮耀
回首從蔡忠誠案、潘志強案、巴布麓大獵祭等事件….許許多多的獵人遭到國家訴追,走上漫長而沉重的司法之路,而原本是大自然的守護者,也被汙名為動物保育的破壞者。有多少次族人因為狩獵走上街頭,只因為原住民族榮耀的獵人,不該變成國家的階下囚。我們一再地重申「狩獵即生活,生活即傳統」,再次呼籲國家高喊轉型正義之際,應真正落實原權,停止對獵人一再地訴追。
憲法、兩公約、原基法保障狩獵權,獵人牢獄之災仍層出不窮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項及第12項明定中華民國肯定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並應積極維護發展之。
此外,我國於98年4月22日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下稱公政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下稱經社文公約)內國法化。兩公約第1條第1項均明示所有民族均享有自決權,能自由決定其政治地位及自由從事其經濟、社會與文化之發展。經社文公約第15條第1項規定:「本公約締約國確認人人有權: (一) 參加文化生活; (二) 享受科學進步及其應用之惠……」都一再宣示原住民族有權自由利用其自然資源,並且有權參加其固有文化生活之權利。
我國原基法第19條也明文規定原住民得基於傳統文化、祭儀或自用之目的,在原住民族地區及經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公告之海域,依法進行獵捕野生動物之非營利行為 ,即是落實上開憲法增修條文對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的保障,明文宣示原住民有參加其固有之狩獵文化生活之權利,並可自由利用原住民地區內之自然資源(野生動物)。
雖然已有上開條文明文規定了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然而卻因為文化差異造成認事用法的落差,使得原住民因為狩獵而遭國家以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下稱野保法)及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下稱槍砲條例)為由,予以追訴處罰者,仍層出不窮。
憲法下的原住民族權利應讓原住民自己說
在憲法明定中華民國肯定並應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文化之誡命之下,大法官身為憲法價值的守護者,更應積極地與原住民族對話,而什麼是原住民族文化,應該要由原住民族自己來說。原住民族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泛黃的歷史文獻,大法官僅從法律文件是無法得知原住民族文化的全貌的。因此我們希望大法官釋憲會議能開庭,親自聽聽獵人的聲音,給族人一個陳述的機會,真正落實憲法肯定原住民族文化的價值。
為此,律師團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這個台灣原住民正式在憲法正名的日子,向司法院遞交釋憲補充理由狀,並與原住民聲援團體一起舉辦記者會,連署向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聲請召開憲法法庭行言詞辯論,希望透過大法官與原住民獵人的對話,能真正理解並尊重原住民族之傳統習俗、文化及價值觀,進而保障原住民的權益。此外,也希望藉由本次記者會讓社會各界能夠了解本次聲請開庭的訴求,並建立起社會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共感。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獵人們的聲音!。
團體名單(持續增加中):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花蓮縣銅門部落會議
台灣人權促進會
財團法人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捍衛獵人尊嚴
南澳青年聯盟
台灣狩獵研究會
台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台灣國際醫學聯盟
惜根台灣協會
原住民族民族議會聯合行動
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東布青)
台灣原住民族文創交流協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委員會
一起讀判決
台灣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