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嘉義縣清潔隊員因公殉職 工會揭露血汗史籲環保署改善

文/公庫記者許詩愷

嘉義縣一名田姓清潔隊員因站立在垃圾車後執勤,不幸於轉彎途中摔落重傷,搶救4天後往生。由全台清潔隊組成的市縣政府機關環保工會聯合會,以及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今日(8/7)前往環保署陳情,要求中央嚴格監督地方政府,勿要求隊員需站在垃圾車上工作,並檢討現行作業程序、減輕清潔隊員負擔,成立專案小組改善清潔工的職業災害。

官方統計 上千名清潔隊員曾遇工安意外

「今天來到這裡,是為了追悼我們的工殤者、保護我們的勞動者。」環保工聯理事長蘇家源指出,政府中央從2000年起陸續推行垃圾不落地、資源回收政策,但至今只有台北市實施定點定線收運,其它縣市因人力或車輛不足,在清潔工勞動環境惡劣,民眾甚至得追趕垃圾車的情況下頻傳意外,根據環保署統計,在2001至2011年間便有6692名隊員受傷、161人殉職。

蘇家源強調,多個地方政府曾於政策上路初期表示疑慮,卻皆無下文,且環保署未積極監督,導致隊員必須自行找出方法配合各地環保局的業務需求,這些現象更成為常態,例如在垃圾車後焊上鐵欄杆,讓清潔隊員沿路站著作業,或加裝平台放廚餘桶,種種做法都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77條、23-1條等,禁止改裝車輛的相關規定。

工傷協會研究員劉念雲則直言,雖然回收政策的宗旨是為民服務,但政府「沒有考慮到清潔隊員的安全。」除了摔落、撞擊、觸電外,長期站在車後的隊員們也容易患上關節炎,或緊急煞車時遭機具捲入,她以《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7條為例,該條文便明訂雇主不得使勞工搭乘在有「墜落之虞」的位置。

環保署初步承諾 將和工會研擬如何改善

鑑於上述困境,環保署在2012年公佈「垃圾收運人員標準作業程序」,舉辦巡迴職安訓練。然而蘇家源透露,環保署僅有口頭宣導,未嚴格要求地方政府執行,他們呼籲環保署應立即提出改善方案,並對各縣市設下期限,未依SOP或相關法令作業的單位,都應給予處罰,更要進一步成立「職業災害專案小組」邀請相關團體參與,共擬預防、賠償、復工協助細節,保障往後的清潔隊員。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副總隊長姜祖農回應,自第一波宣導後,清潔隊員的工傷人數已逐年下降,但目標應是「零職災、零意外。」官方願意和工會一起督促地方政府,落實職安規定,且繼續加強訓練。賠償金部份,姜祖農解釋,經地方單位向中央提報,審核未犯交通規則的因公殉職者撫卹金為120萬、通勤途中死亡者為60萬,環保署也將依現行物價進行調整。

針對更基本的人力、設備短缺問題,環保工聯主張各地可參考台北市做法,規劃專區「定時定點」收運垃圾,減少隊員執勤時的負擔,非都會區交由各工會和環保署合作討論配套,未來再逐漸補足缺額,並將地方政府的資源回收收入納為職安衛生用途。姜祖農說明,環保署已有改善作業流程的初步方案,正在部份縣市試辦中,鄉鎮區仍待計議,至於增補隊員、預算分配等則是地方自治事項。

保障職安不分行業 全國應共同正視

此外,台北市環保局產業工會理事長蔣萬金表示,即使資源最充足的台北市,垃圾車出勤一趟依然得趕17、18個點,他們也是長年向環保局、交通部、勞動部等部會協調,才能達成定時定點收運。蘇家源說,同樣預算較多的新北市環保局曾指示清潔隊員應坐在車中,等到收垃圾了再下車,但由於新北市範圍大,還是會出現隊員接應不暇,被迫長時站在車後,甚至自己追著垃圾車跑的情況。

而劉念雲現場詢問北上的各地工會成員「誰站過車子後面?」數十人紛紛舉手承認,她強調,勞工指證工作環境不佳時往往伴隨著壓力,會被質疑是他們偷懶、不願為民服務,再加上年底選舉將至,增設清潔隊路線恐淪為地方政治人物拉票的手段。

劉念雲直言,在台灣推動現代化的過程中,許多行業勞工必須忍受高風險,犧牲健康維持家計和都市運作,本案中涉及的相關法規,應適用在全國各職業,不分公家或私人單位的受雇者身上,她形容「今天來到這裡,是為了跟全台灣的民眾對話。」希望讓社會看見他們遭遇的困境。

標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