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庫記者洪與成
為捍衛傳統領域、在凱達格蘭大道駐紮逾500日的原轉小教室,今(13)日上午與多位專家學者召開記者會,擔憂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若被限縮,將造成部落決策功能被架空,也顯示總統府原轉會淪為花瓶。
此爭議源於今年6月,邵族傳統領域劃設公告後,引起南投縣魚池鄉、水里鄉民抗議,原民會為滅火,便預告將修改「諮商取得原住民族部落同意參與辦法」(下稱「諮商同意辦法」)。
對此,暨南大學原住民文化專班助理教授莎瓏‧伊斯哈罕布德說,諮商同意辦法修改內容包括,將原本需經原住民族諮商同意的「土地開發」中11項類別,改為「《環評法》第5條規範」,相較之下已大幅限縮;而原本同意與否是經由部落會議決議,辦法預計修改為由「鄉公所」決定採用土管會決議,抑或受影響土地範圍內原住民公投。莎瓏‧伊斯哈罕布德批評,這難道不是架空部落?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並質疑,表達抗議的民眾多非原住民族,為何辦法修改是向非原住民預告,而非原住民?而傳統領域劃設公告也僅1個多月,政府遇到抗議就修改諮商同意辦法,為何原住民抗議「傳統領域劃設辦法」1年多,卻不理不睬?
莎瓏‧伊斯哈罕布德指出,這次諮商同意辦法修改,與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一樣,未經原轉會討論,是否證明原轉會只是「空轉會」、是沒有實質作用的花瓶?
輔仁大學法律系教授吳豪人則說,原轉會隸屬於總統府下,形式上可看到政府對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重視,過去與原住民族相關的立法,相較其他國家也堪稱進步,但實際執行起來卻不是這麼回事。
吳豪人指出,諮商權是主權的表示,而目前法律規定的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原本很強大,結果當地區民抗議一下,原民會就自行大幅限縮,完全沒有法律授權,原民會不但逾越自身職權,還自廢武功。吳豪人諷刺,原民會是中華民國的「理蕃院」,雖然主委、副主委是原住民族人,但實質上就跟過往「以夷制夷」、「以台制台」的治理策略雷同。
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陳瑤華認為,諮商同意權與住在公寓的民眾打算裝修房屋時,先與鄰居討論、告知,避免造成打擾的概念雷同,然而,如今政府對待原住民族,卻連他們表達意見都要限制。陳瑤華強調,諮商同意是最基本的東西,如果實質和程序都被剝奪,《原基法》幾乎等於被架空。
從去年初就在凱道駐紮的原住民文化工作者、伊斯坦達霍松安‧那布說,從這幾次事件,他們明白從日本到中華民國的殖民者,都是用同樣的態度踐踏原住民族人。他也向蔡英文喊話,表示當時蔡英文用排灣族的名字、儀式向原住民族道歉,那麼排灣族的靈、族人將會一直看著她怎麼對待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