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向科技跟蹤說Bye Bye 「跟蹤騷擾拜拜月」開跑

文/現代婦女基金會

近年來跟蹤騷擾案件層出不窮,其中更不乏使用科技設備進行跟蹤騷擾的案例,例如去年震驚社會的世新砍殺案,加害者就是利用社群媒體監看被害者動向並持續騷擾,最後發生砍殺行為。為了呼籲民眾關注跟騷議題,現代婦女基金會第二年於農曆7月發起「跟蹤騷擾拜拜月」(簡稱跟騷拜拜月)宣導活動,邀請民眾認識科技跟蹤騷擾帶來的危害。

網路社群媒體成為科技跟蹤工具

現代婦女基金會范國勇執行長於記者會中,公布首次針對學生族群進行的「科技跟蹤線上大調查」,2,172位16-24歲的學生當中,表示曾被科技跟蹤的有141位(6.49%),懷疑自己曾被科技跟蹤的則是265位(12.2%),顯示每5位年輕學生就有1位遭到科技跟蹤,其中高中生就佔了73.8%(104位)

進一步針對這104位高中生再做分析,發現被害高中生每天平均上網約8小時,有64.4%遭到臉書、LINE、IG等社群媒體騷擾跟蹤,其次是以手機通話騷擾(33.7%),email跟騷佔22.1%排名第三。調查顯示加害人最常傳送過份或無理要求的訊息給被害人(22.1%),或是不斷傳暗示想與被害人更親密的歌詞或訊息(21.2%),或是傳令人不舒服的私人訊息給被害人(19.2%),甚至是在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網路論壇上散佈對被害人不利的流言(15.4%),更可怕的還會利用網路科技變更或接管被害人的帳號或身份(15.4%),影響被害學生的學業、人際互動和日常生活。

陌生人科技跟蹤比例日益升高

本次調查有13.5%的加害人是陌生人,更有四成以上的受害學生根本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有五成被害學生認為跟蹤者是從網路上取得他的個資,有20.2%則是透過共同朋友或認識的人,更有近三成(28.8%)的被害學生表示根本不知道對方為何知道自己的個資。被害學生因應的方式主要是消極的冷處理,像是忽視對方或完全不回應(61.5%)、或是認為過一陣子應該就沒事了(59.6%)、自己的言行更謹慎小心(59.6%);接著依序是限制網路的個人公開資訊(56.7%)、在網路尋求資訊或資源(50.0%),以及封鎖自己的網路或通訊連結(50.0%)等。87.5%的科技跟蹤持續一個月到半年間,12.5%則是長達半年以上。上述「利用社群媒體加害」及「陌生人加害比例升高」兩大科技跟蹤現象,和國外研究結果都是一致的

科技跟蹤難以杜絕還可能致命,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很多人以為不要回應或是封鎖加害人就沒事了,事實上卻沒那麼容易。暨南大學社工系王珮玲教授表示,依據現代婦女基金會協助被害人的經驗,發現科技跟蹤有幾個特性:一、無法預料加害人何時出現:加害人透過網路掌握被害人的一舉一動不斷騷擾跟蹤,就算封鎖了照樣開假帳號持續騷擾,讓人防不勝防。二、造成被害者的生活困擾:加害人虛構許多對話或事件、發佈不實消息,讓網路流言變成真實,讓被害人百口莫辯,有苦難言。三、跟蹤騷擾同時發生在網路和現實生活當中:加害人會監看被害人或其親友等人的網路動態,利用網路科技、衛星定位等方式騷擾或竊取被害人的資料,再進行實體的騷擾,如:跟監、埋伏、尾隨等四、破壞被害人的網路社群和生活圈:加害人擴大騷擾被害人周遭的親友甚至交友圈,被害人常名譽受損、被迫要搬家、換工作,導致愈來愈孤立,連人生都受到迫害。

王珮玲說,這些科技跟蹤使用的手法遊走法律邊緣,可能難以構成犯罪要件,但已造成被害人和週遭親友同事極大的干擾與恐懼。日前新聞報導一位楊姓女子遭陌生男子騷擾長達3年,對方不但騎車尾隨她、還不斷在臉書私訊、傳不雅言語,掌握她的日常作息,就連她的親朋好友也受到騷擾,但依據目前法令,長期無故跟蹤,最多以社會秩序維護法開罰3000元

更可怕的是,科技跟蹤甚至可能引發致命殺機。像106年發生的世新跟蹤砍殺案中,加害人遭拒絕後,便以打電話、簡訊、臉書、Line等各種方式持續監看、騷擾、恐嚇被害人,甚至假冒買家約面交或假扮朋友身分約見面,尾隨埋伏跟蹤,讓被害人精神崩潰,最後還持刀砍殺被害人,因此科技跟蹤的危害不容小覷。

給我反跟騷法,向科技跟蹤說Bye Bye

目前我國對於民眾遭到科技或網路跟騷,仍是以現行刑法、民法、個資法、性騷擾防治三法和社維法來處理,對遏止犯罪和被害人保障仍無濟於事。今年5月中旬,各版本的反跟騷法草案終於通過立院審查,除法案名稱和少部分條文需送黨團協商外,其餘條文皆初審通過。王珮玲表示,樂見多年來推動的立法有所進展,但目前初審通過的草案,對於利用通訊或網路科技跟蹤騷擾,僅是單純消極禁止,對於已經公開或散佈出去的文字或影像,欠缺更積極的因應措施。現代婦女基金會提出的草案版本,除於將科技跟蹤騷擾納入法案定義中,更在防制令款項中明定,可要求加害人移除或銷毀跟蹤騷擾行為的紀錄或物件、限制或禁止使用特定電子通訊方法、在一定期間或暫時沒收網路位址、電子設備、中斷接收網路伺服器等保護被害者的必要措施,就是為了遏止科技跟蹤與網路霸凌。政府應趁跟蹤騷擾防制法立法之際,明定因應科技跟蹤的防制令款項,以及其他更積極的防範與查緝措施。

「跟騷拜拜月」活動開跑,另類普渡保平安

范國勇表示,有鑑於被跟蹤騷擾除了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干擾,讓人不時緊張害怕,嚴重者可能受傷致命,如同鬼魅一般,如影隨形、難以擺脫,因此去年該會宣布將每年農曆七月訂為「跟蹤騷擾拜拜月」,呼籲民眾關注跟騷議題,可說是另類普渡,有拜有保庇!今年第二屆「跟騷拜拜月」以「向科技跟蹤說Bye Bye」為主題,即日起至9月30日止,將在「反跟騷」粉絲專頁舉辦一連串線上與線下活動,除了分享科技跟蹤的各種問題和因應策略、資安常識小測驗、有獎徵答外,還會介紹如何運用跟騷安全管理小幫手線上系統來協助遭受跟蹤騷擾的朋友們。

此外,今年現代婦女基金會也與推廣玩樂設計的聚樂邦,跨界合作開發實境遊戲,串連線上提示與線下場景的搜密、互動,讓參與者身歷其境感受跟蹤騷擾的處境,不只享受到解謎過關與團隊合作的樂趣,也學到如何因應跟蹤騷擾。參與「跟蹤騷擾拜拜月」活動,就有機會獲得實境遊戲參加機會,邀請民眾關注「反跟騷」粉專動態,千萬不要錯過!

—————————————————————————————————–

  • 附件:科技跟蹤線上大調查數據分析(調查時間107年1月-3月,調查對象:16-24歲民眾,有效問卷2172份)
1.受訪者年齡分布(N=2172)

填答學生分佈 比例
國中(含以下) 18.2%
高中 68.7%
大學 10.2%
其他 2.9%

2.受訪者覺得自己曾被「科技跟蹤」(N=2172)

比例
6.5%
疑似 12.20%
沒有 81.30%
3.曾被科技跟蹤的受訪者年齡分布(N=141)

學生族群 比例
國中(含以下) 4.3%
高中 73.8%
大學 14.2%
其他 7.8%

4.科技跟蹤騷擾持續期間(N=104)

跟蹤騷擾期 比例
1-6個月 87.5%
7-12個月 4.8%
13-24個月 1.9%
超過24個月 5.8%
5.科技跟蹤者的身分(N=104)

跟蹤者身分 比例
不知道是誰 43.3%
認識的人 28.8%
只在網路上往來的網友 14.4%
陌生人 13.5%

認識的人包括:朋友/同學、朋友的朋友、家人、親屬、約會過的對象

6.受訪者上網最重要的目的(複選,N=104)

上網目的 比例
聊天 58.7%
查資料 50.0%
聯絡事情 41.3%

7.受訪者認為對方如何獲得自己個資(N=104)

取得資訊方式 比例
從網路上取得 50.0%
不清楚對方怎麼知道的 28.8%
共同的友人或認識的人 20.2%

8.加害者科技跟蹤的管道(複選,N=104)

跟蹤管道 比例
社交軟體(例如:臉書/LINE.) 64.4%
打手機或打電話 33.7%
Email 22.1%
間諜監控軟體 18.3%
其他 2.9%

8-1.跟蹤者使用的社交軟體(前三名,N=104)

跟蹤者運用的社交軟體 比例
Facebook 53.8%
LINE 48.1%
IG 30.5%
 9.加害者的科技跟蹤手段(N=104)

科技跟蹤行為 比例
對方傳送過份或無理要求的訊息給你,期待你配合 22.1%
對方傳送詩詞、歌詞、電子賀卡或訊息,暗示想與你有比之前更親密的關係。 21.2%
對方傳送自己私人(如:生活、身體、家庭、嗜好、性經驗等)的訊息給你,而你認為內容不適當。 19.2%
對方透過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簡訊、部落格等方式,傳播你的流言或讓你沒面子的事件。 15.4%
對方運用網路和科技方式,變更或接管你的帳號或角色身份。 15.4%

10.被害者的因應方式(N=104)

因應方式 比例
忽視對方的行為或完全不回應 61.5%
覺得應該沒那嚴重,過一陣子就沒事了 59.6%
言行更謹慎小心 59.6%
限制網路上的公開個人資訊,如:調整隱私設定、移除個人資訊、刪去email 內的個人簽名或資料等 56.7%
在網路尋求資訊或資源,如爬文或問網友等 50.0%
封鎖自己的網路或通訊連結,如:停用手機門號;隱藏、封鎖、變更帳號名稱或email,要求網路供應商封鎖特定連結帳戶網域、加強防火牆等 50.0%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