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正益(台南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也許跟兒時的生活經驗有很大的關係,筆者家住高雄市區,但因為住家地勢算是附近較為低漥的地方,加上孩提時期家對面是一條運河,因此颱風季節或遇到豪雨總是容易淹水(後來運河被填平成為公園,都市排水設施也有更新,家裡的地面也墊高,淹水情況才有所改善)。
或許是被淹怕了,因此我連學校辦公室桌下放置物品的位置都擔心水淹而加以墊高(社會科辦公室在二樓……應該……不會淹水吧?!)沒想到有一次因為工友貪圖方便直接以水柱清洗紗窗紗門,因而導致辦公室地板進水,水最後匯集到地面較低的位置──剛好是我的位置,但還好沒有「災損」,因為看似無聊的擔心無意間卻幫了自己。
極端氣候的旱澇明顯交替出現
今年八月還沒結束,西太平洋就已經生成21個颱風,但這兩年據氣象分析說是因為太平洋高壓相對位置的關係,導致很多颱風往日本跑,也造成日本嚴重的災情,甚至連梅雨也造成當地破紀錄暴雨與水患。
以過去實際居住在京都的生活經驗,歷經兩個夏天,約莫各有兩個侵襲當地(就關西一帶而言)的颱風,但因為日本緯度較高,颱風到日本的強度都不強,且移動速度很快(動輒35~40km/hr),所以實際感受就是風大了一點,雨下一兩天就結束(雨勢大概就像台北冬天下的雨)。
但今年從七月開始日本就飽受暴雨與洪水侵襲,超過百餘人死亡與失蹤。八月底東京市區在1小時就下超過110公釐的雨量,接著四國與大阪也因為遭受強烈颱風侵襲導致嚴重災情,人工島打造的大阪關西國際機場甚至因為嚴重淹水而完全停擺。或許就像現階段台灣一樣,被認為是極端氣候造成強降雨,長年不下雨,一下下來就是暴雨,並且容易導致災害甚至傷亡發生。
凡事藍綠思考.媒體報導聳動戲劇化,卻缺乏正確訊息提供者的角色
在台灣,每逢遭遇颱風,「爆頭颱」、「穿心颱」、「暴雨狂炸南(北)台灣」等聳動的媒體標題都讓人心驚驚,總是期盼颱風不要來,以免對農林漁牧又是重傷害。但另一方面不免又擔心水庫的蓄水量是否足以供應到明年春夏雨季來臨之際。
沒想到這次在台灣西南部一個突然形成的熱帶性低氣壓,卻造成嘉南地區的重創,雨才停歇一天,西南氣流夾帶豐沛雨量又重創高屏地區,驚人的雨勢導致許多市區的排水與防洪設施形同瓦解,汪洋一片,更不用講一些地勢本就較低窪的沿海村落,甚至豪雨過後幾天仍整村泡在水裡的。到了九月北北基一場超大豪雨也讓首善之都多處積水。
不意外的,網路上、新聞上又開始藍綠對決、幹譙聲四起,就像颱風來了沒放假幹譙!放了假風雨太小也幹譙!宣布停班課時間不對繼續譙!不放假,勞工、上班族(含公務人員)、師生譙!放了假,老闆譙!難怪,有人形容在台灣什麼都可以泛政治化。
在日本,媒體對天災(颱風、豪雨或地震)報導總是相當自律,道路交通受影響資訊、人員傷亡狀況、避難場所的提供等,都是要讓民眾獲得正確的訊息,而且沒有台式媒體的戲劇化情節,例如:記者抱著電線桿仍站不穩凸顯風有多強、走在淹水處突然撲通跌倒代表水有多深,實際上常是找超高大樓下方的風切處與地勢低窪處拍攝,新聞報導宛若連續劇劇情。
土地超限利用,劃地為王,國土管理幾乎失控
但這裡要談的是治水與災害防治,它本應該是專業且複雜的工程,筆者不是專業故不是要在這裡談如何防治,而是反思。
日本、荷蘭應是一個借鏡,面對越來越強的極端氣候,與動輒一日降下七八百公釐(甚至更高)的雨勢,到底我們的政府(無論藍綠紅白黃,天災來時是不分紅中青發白的)面對水患又該以何種態度與方式因應?我們的國土該如何規劃與管理?
台灣人口密度高,特別集中於幾個大都會,工業區、住宅區不斷地擴張,水泥柏油取代了原本大自然的土地。而山區部落也面臨人為開發不斷挑戰土地的極限,山坡地林木就像鬼剃頭一樣被剷平耕種蔬菜甚至蓋起民宿,原住民的保留地也被平地民眾承租作為商業目的使用,等到豪雨一來山崩土石流便輕易發生。許多的山區林地被任意的開發,官方總是最後知道的,就地合法居然也是政府解決之道。
同樣的,都市發展極端飽和,使得防洪排水與下水道設施始終跟不上發展速度。西海岸鄉鎮建置了堤岸、抽水馬達,卻總是在一次次豪雨來襲時破功,更不用講一些因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只要大潮期間就面臨淹水的鄉鎮,應是更嚴重。
然而推高的堤岸,就像日本自古便築了抵擋海嘯的波堤,越來越堅固,但海嘯來了仍抵擋不了一般。反觀,東京都會區的下方就規劃了頗為前瞻的下水道與防洪水利設施(被稱之為地下神殿)作為滯洪之用,雖不敢說永遠不淹水,但至少扮演防洪、延緩致災的重要功能,加上平日防災與避難演習的落實,都能讓災害來時的傷害降至最低。而荷蘭則是選擇放手與海洋和平共處,當然例子不同難以相提並論,但解決問題的角度卻是可以效法的。
誠如工程學者所點出的盲點,我們過去治水都太強調透過工程技法去強化硬體設施做為防範手段,而一旦這個防線被突破了,可能整個都市機能就癱瘓,只能聽天由命了。
因此,全面性、系統性的都市計畫與防災規劃,讓短時強降雨不淹水,但超出極限與負荷的長時強降雨,導致既有的硬體防洪設施都被突破時,能夠降低民眾生命財產損失,並讓生活機能不致停擺的整體國土規劃已經是政府刻不容緩必須要面對的真相了。
公務考察與參訪不是旅遊,學回好的經驗與真正的精隨
常感嘆國內的公部門很常安排公務考察,但有多少是真正的實質考察?又有多少是假考察之名行旅遊之實的?幾年前不也被批露有些縣市的官員與民代赴國外考察,成果報告居然是直接拿旅行社提供的旅遊簡介充當。
考察究竟學了什麼回來?近年來,高中學校也很流行教育旅行,美其名是與外國的姊妹校交流,但行程有多少是學校的學習與交流?學校的高層又學到了多少外國教育的經驗或精隨用在辦學上?至少到目前我是看不到的!
相信相關部門在面對治水防災應該也有很多國外經驗,但真的只是硬體建設的防堵嗎?他山之石,是否也有更軟性、更有系統性的方式?當面臨可能無法避免的致災性降雨或天然災害時,如何能讓都市機能維持,也讓生命財產的損失降到最低應該是可以努力的方向。切莫在天災過後,讓政治口水繼續加重已經淹水的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