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反核方設辦事處迎戰以核養綠 盼以數據破除各界迷思

文/公庫記者許詩愷

由擁核團體「核能流言終結者」發起的「以核養綠」公投正式在10月23日成案,將和今年底縣市長選舉合併投票,而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為展開後續論述、取得參加官方辯論的資格,目前正徵求1500人連署成立反方辦事處,今日(10/25)更在中選會外宣告,將積極對抗核電再啟。

《公投法》第20條明載,公投成案後,提案人及反對意見者可設立辦事處,從事「意見之宣傳、募集經費」相關活動,同法第17條、28條也規定,官方應在「全國性無線電視台」舉辦辯論會,細節則參照各縣市的自治條例。於是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分別成立北、中、南三個辦公室迎戰,除了過去已參與組織的數十個環保、反核團體外,目前也和各第三勢力候選人積極合作,甚至在記者會結束後,今日中午立刻發佈第一波「破除錯誤謠言,落實能源轉型」懶人包說明其主張。

「投了以核養綠一票,不會讓南台灣的空汙得到減緩,甚至會更嚴重。」負責營運南部辦公室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副秘書長蔡中岳強調,以核養綠宣稱非核家園將有80%發電量依靠火力發電,但若進一步細看數據,以核養綠的燃煤量比非核家園多出10%,而燃煤造成的空汙遠高於天然氣,恐無法改善現況,他直言「以核養綠說要解決空污問題,根本是一場騙術。」

2025能源配比 燃煤 天然氣 核能 綠能
以核養綠 40% 30% 20% 10%
非核家園 30% 50% 0% 20%

至於最爭議的核能發電量配比,以核養綠則希望由現行8%提升至20%,並廢止《電業法》第95條之1「核能發電設備應於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這段條文。

蔡中岳對此說明,核一二三廠的運轉執照原本就將在2025年全數到期,這也是反核方過去照法規提出2025非核家園的依據,若其發電機組要延役,台電必須再向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申請,不過現有核電廠設備老舊,台電也在2013年評估過,尚未完工的核四廠至少要再投入478億預算。蔡中岳認為,延用核電將伴隨巨大風險,這些經費改投資在節能、綠能方面會更值得,他說,反核方並未要過度提倡理想,只是「想把這些數字攤出來讓大家看。」

「此時此刻,台灣其實只有一半的核能發電機組在運轉。」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指出,核一廠1號機已停機近4年,2號機也停機了500天,核二廠1號機近日開始維修,其餘機組僅佔全台發電量8%左右,且核一廠兩部機組的執照,將分別今年12月5日、明年7月15日到期。

蔡雅瀅質疑,即使所有核能發電機組一起發電,甚至再加上正常運作的核四廠,都無法達到以核養綠的20%目標,如果擁核方宣稱的「沒有核電會缺電,經濟會崩壞」屬實,為什麼在核能發電佔比已大幅下滑的今日「崩壞沒有開始發生?」

從被視為供電穩定度指標的「備用容量率」來看,其法定標準為15%、10%為供電充裕、低於6%則是供電警戒,而台電資料中2016年共有80天低於6%,2017年共有104天;但2018年至今僅有29天,且6月後每日皆高於警戒線,他們甚至預估2019年每日將穩定達到10%以上。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表示,此改善源於天燃氣、綠能機組逐步開始運轉,若再比較2014和2017年空汙季的數據,目前核電從17.3%降至10.2%,燃煤發電也降了0.4%,只有天然氣發電從27.4%增加到34.5%,空汙卻隨之減少0.56%。

中部辦公室負責單位、主婦聯盟保護基金會董事長賴曉芬批評,以核養綠不斷反對、抹黑綠能發展,誤導民眾對綠能的想像,更積極攻擊環保團體。賴曉芬強調,他們不反對科技,而是科技要進步「回過頭來思考如何好好除役、好好解決核廢料。」不能靠攻擊言論來獲得尊嚴。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說,在東北部85公里的海岸線上,居民們擔心隨時可能重啟的核四、深澳電廠外,還長期忍受2座核電廠、1座燃油發電廠危害,以核養綠只是把弱勢居民推上火線彼此相殘,未促成任何環保。

除了民間團體,數個第三勢力黨派也到場聲援廢核,左翼聯盟桃園市平鎮區議員參選人劉念雲便呼籲,民進黨以「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換「深澳電廠」,罔顧環評的公正程序,先強推政策再強行修改,民間團體在支持非核家園時,必須堅守立場、用同等標準監督執政者,避免因「反核vs擁核」再度陷入藍綠僵局。

「仰賴高耗能、高污染產業推動經濟,造成台灣對能源發展的迷思。」基進黨台北市議員候選人王映心指出,政商界不願轉型,用「需要大量電力」的傳統模式綁架輿論,即使台灣繼續使用核電,官方在缺乏能源整體規劃、不斷被呼籲救急的情況下,仍會靠燃煤填補缺口,現在應要進行能源轉型,建構安全、自主、彈性的電網。

而社會民主黨、時代力量、歐巴桑聯盟、樹黨、綠黨則紛紛表態支持廢核,呼籲各界應看見核廢料將遺禍千年,至今仍找不到妥善處置的方法,且台灣島位於斷層帶上,時常受天災考驗,甚至因人口過度密集、偏鄉交通不便恐造成的疏散危機。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