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市愛種樹協會
面對國內罐頭塑膠遊具盛行,公園缺乏生態綠蔭、水泥化嚴重,城市的街道缺乏樹木,澳洲永續環境規劃設計研究室主持人CSED studio 、綠建築雜誌專欄作家 李怡貞(Janelee Li) 博士,於11月4日 ,受【高雄市政府都發局】、【高雄市愛種樹協會】、【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共同邀請,在高雄舉辦【澳洲森林城市&兒童特色遊戲場】的國際講座,和大家分享澳洲首都坎培拉,百年前的花園城市規劃,如何在一片荒蕪中打造出森林中的城市,成為全球十大宜居城市。澳洲政府這幾年推動202020的城市森林革命,要在2020年將澳洲都會區的林蔭綠地增加20%,讓城市降溫、也減少空氣的污染。而澳洲的兒童遊戲場,從城市街道到公園,四處都可以看到友善兒童的設計,將自然生態結合遊具,擺脫僵硬的水泥和塑膠,讓兒童和自然更靠近。
針對澳洲森林城市與生態兒童遊戲場對孩童的重要性,李怡貞博士說:「其實遊戲場最好的是師法自然,讓樹木和大自然融入其中。【失去山林的孩子】這一本書,裡面有講到小孩子缺乏接觸大自然,會產生非常多的問題,甚至會改變人類的思想和行為,包含思考能力、創造力各方面都會因為接觸大自然而得到成長。因此,在澳洲的每一條街道都會有種植行道樹,但從我回台灣,從高鐵站一路看外面的城市,街道卻常常是一棵樹也沒有。」
澳洲的兒童遊戲場和公園也非常重視樹木和自然生態的營造,會大量保留樹林、竹林、高草,用天然的巨石、沙子、甚至是人造的溪流,一切仿造自然去設計,遊戲場看不到台灣常見的塑膠罐頭遊具,也沒有台灣遊具常見的塑膠地墊,整個遊具下面一定是沙坑、木削或是木頭的材質,和大自然合而為一。其實,澳洲的公園遊具在2001年的時候也是罐頭遊具居多,但因為澳洲民間團體的倡議,才大幅度的改變這樣的做法。
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澳洲特派員潘汝璧,有感於台灣的公園和兒童遊戲場,在遊具都周邊常常看不到樹蔭:『我們常常抗議遊具上面都沒有樹蔭遮陽,小孩會熱死,但我們我發現現在台灣的建築法規會把遊戲場裡面的樹木用遊具的安全規格去檢查,比如說遊具不能勾到衣服的棉線,樹木在安全審核上就會有很多的麻煩,所以把植物、樹木都清掉對公家機關來說就是最簡單的方式。但在澳洲我們很常看到兒童遊戲場一定都會有樹蔭遮陽,不知道為何澳洲的法規不會遇到這種問題。』
現場有180人參與講座,李怡貞(Janelee Li) 博士以澳洲經驗,書寫了台灣第一本遊戲場設計專書《玩遊戲,瘋設計:澳洲精選13個經典遊戲場案例》,也大量收綠了澳洲生態與特色遊戲場的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