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昨天去高美館參加謝英俊建築師的展覽演講會,短短交流了幾句,和永龍一起拍了合照。謝建築師問了今年怎麼沒看你出來,我沒法三言兩語回他,只能笑一笑。選後七天,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大大震憾了社運界,我和多數友人一樣憂心如焚。其中,中國因素,還有第三勢力是很多人關切的課題。以下分享我的觀察:
2018時代力量在全國贏得16席議員,但綠黨拿到三席、社民黨一席,基進黨雖然全軍覆沒,但幾個指標人物得票不俗,加上組織實力堅強的歐巴桑聯盟已經宣布組黨。時代力量確定在人才、資源、政策能力、地域,無法成為第三勢力唯一代表。
當前,泛台派、進步派的第三勢力群雄並起,但有三大隱憂,選票基礎很可能與2016時代力量、綠社盟高度重疊,這些選票加起只有約100多萬票,中間選民極易因為中國因素而藍綠歸隊;時代力量現有三席區域立委,如果民進黨不再禮讓,將會十分危險;不分區立委席次,很可能是第三勢力最大的政治機會,但眾多小黨整合不易,要跨過5%政黨票並不容易。
此外,在中國更加深度操控台灣選舉,扶植在台灣代理人,打壓國際參與空間。加上2018藍營大勝,選前表示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的韓國瑜,竟立即端出承認九二共識,成立兩岸工作小組,馬上對中共示好等傾中行徑。
我認為在這個情境下,這將逼得2020泛台派、進步派第三勢力政黨,不得不面對是否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在對抗中國併吞的大是大非之前,從社運出發的第三勢力在拿捏與民進黨的關係,一直是艱難的決定。
2016大選,民進黨透過幾位具有社運背景的不分區立委,收割進步派選票,並且大力告急。但最後拿到政黨票多到可以隨便分配,幾至雞犬升天,大大折損和踐踏了人民的期待。執政後,更因為國會中強勢動員勞基法修惡、砍七天假,也迅速讓這些不分區立委的形象破產。
2017政黨法立法,原本民進黨提案版本都支持政黨補助款,從3.5%下修到2%,但最後卻只修到3%,讓拿到30.8萬張選票,得票率2.53%的綠社盟完全沒有資源。就政黨競爭的角度,考慮自己政黨的利益無可厚非,但在中國強勢打壓,極需促進團結,捍衛台灣主權與民主體制下,民進黨只考慮一黨之私,還是令人遺憾。
此外,因為蔡英文總統的改革承諾,少數社運人士進入行政體系,這本來就容易兩面不是人。但隨著詹順貴辭職、吳音寧下台,表示體制內改革派的空間越來越狹小,往後更難吸引到具社運背景、能力操守好的改革派人士入閣。
長此以往,民進黨內將是一灘死水,只剩下派系和政二代的新血,真的不是國家之福。
在中國和親中的國民黨強大威脅下,可以預見,2020第三勢力是否力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在說服核心群眾支持,計算是否流失中間選民等因素下,勢必耗費能量爭論不休。
造成當前國家困局。最該反省的,絕不止小英總統,該下台的不一定是李應元署長,而是民進黨那些現實派、傲慢、對社運關起溝通大門的政治人物,賴清德院長、張景森政務委員、一再聽任黨意指揮,有虧職守的立委們。
對台灣的政黨政治而言,國民黨成為阻礙台灣進步的存在,只要國民黨一直秀下限,民進黨就不必太努力,也會成為進步派選民含淚支持的選擇,進一步壓縮到第三勢力的空間。
我認為能夠突破的,就是第三勢力大團結,讓選民看到國家改造的希望,目標是2020的國會二大黨都不過半,進步第三勢力擁有足夠席次,成為關鍵力量。
但是,小黨之間的合作,從過去時力、綠黨、社民黨的談判經驗,黨名、政策、政治判斷(和民進黨關係)、不分區席次的分配等,要達成共識的難度非常高。如果不從現在開始談,是完全來不及,極可能的情境是:自然競爭,讓選民自己去選擇,看2020誰活下來。
當然,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回2018選舉的結果,除了小黨當選多個席次之外,也誕生很有理念優秀的無黨籍議員,這些都是打造台灣新政治的指標。或許,這些議員也可以彼此交流,想想2020。
祝福、感謝這次參選的眾多第三勢力候選(含無黨籍),不管有無當選,因為你們的勇氣和努力,讓台灣新政治看到希望。
作者按:2016選後,我辭去綠黨召集人,選後立即回到地球公民的工作岡位,持續監督環境政策,因面對組織財務、議題發展日常的挑戰,已分身乏術,三年來淡出政治工作。在確定綠黨召集人任期內負債清償接近完成後,也辭去中執委,目前是一名綠黨黨員、進步政治關心者和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