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 社運發電機

【新聞稿】女性縣市長突破三成,女性參政仍是邊緣點綴?

文/婦女新知基金會

女性縣市長突破三成,女性參政仍是邊緣點綴?
呼籲各政黨重視與培養女性人才,中央與地方政府應提升女性比例

新任縣市長及議員剛於12月25日就職。11月24日地方選舉結果,女性縣市長從四年前的兩席、大幅成長到七席,首度超過三成(31.8%);女性議員比例33.66%創下新高,突破三分之一,媒體稱許為女力當道。

然而,12月25日新官上任,我們卻失望看到各縣市的小內閣大合照仍以男性為主,六都各局處首長與一級主管的女性比例平均只有19.19%,不到兩成,比上屆六都的平均20.09 %還低(表1),不增反減。

全國女性議員比例雖已超過三分之一,有機會結合成為議會中不可忽視的女性力量,但22個縣市議會的議長、副議長仍多是男性,議長只出現兩位女性,僅佔9%(台東縣、澎湖縣),副議長則只有三位女性(台中市、高雄市、花蓮縣),同樣無法反映議會中的女性實力。

六都當中,各局處首長與一級主管的女性比例最低的居然是台中市(9.38%),台中市長盧秀燕作為六都中唯一的女性市長就職演說強調自己是媽媽市長,「會花比較多的心力在老弱婦孺政策上」,卻違反自己當選後的公開宣示「將提高女性閣員比例」,最後台中市的小內閣只有三位女性,甚至低於前任市長林佳龍時期的女性比例10.71%,相當諷刺。不過其中一位女性是副市長楊瓊瓔,勉強符合盧秀燕市長宣示稱將「重用女性」。另一爭議則是台中市財政局局長羅仙法,雖有爆出對妻兒家暴的紀錄,但盧秀燕市長仍然聘為閣員。

六都中一級主管女性比例的倒數第二則是桃園市長鄭文燦,雖然鄭文燦市長上一屆任內標榜自己「積極落實局處首長女性佔4分之1」,但這次連任的新內閣,女性僅有5位,比例大幅滑落至13.89%。不過,鄭文燦市長主動承諾「未來會逐步增加女性主管比例」,有待日後觀察,

另一位重用女性擔任副市長(王時思)的是台南市長黃偉哲,但台南市各局處首長與一級主管的女性總共只有6位,佔19.35%,同樣低於上屆市長任內的女性比例25%(表2),成為六都中倒數第三的後段班。

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高雄市長韓國瑜,小內閣的女性比例都相當低,分別為20%、21.21%,兩人也都強調「用人唯才、不考慮性別」。這種政壇與企業的常見藉口正是典型的父權思維,真正想說的是「看不到女性人才在哪裡」。

這種政治修辭的背後意涵就是他們眼中只注意到符合威權形象的男性「人才」,或是共同利益網絡的男性同僚所介紹的男性「人才」。難怪柯文哲市長以前出現過的性別歧視言論之一,就是批評嘉義市長參選人陳以真:「年輕漂亮,適合坐櫃檯或當觀光局代言人,不適合當市長」。

婦女團體長期推動女性參政,不僅希望促進公共決策的性別均衡與多元觀點,還期待藉由更多女性從政的「現身政治」,帶給下一代所有女孩追求自我實現、參與公共領域的信心與視野。藉由女性有意願且自主的在政治與公共事務的現身參與,期許影響與進一步改變公領域中無所不在的父權文化與父權政治。

六都理應作為地方政府中的表率,向市民展現用人新政的視野,以及市府閣員組成的性別平等與多元人權觀點。但整體而言,12月25日六都市長就職,並沒有帶來性別平權的新氣象,令我們相當失望。不過,我們注意到高雄市的小內閣中有高達七位的代理人台中市的閣員中也出現六位代理人,這意味著韓國瑜市長、盧秀燕市長仍在覓才當中。

因此,我們呼籲以上五都,包括市府主管女性比例最低的台中市,次低的桃園市,倒數第三的台南市,以及女性比例也才兩成的台北市、高雄市,往後應持續努力提升一級主管的女性比例。尤其是高雄市更需加油,若扣除七位代理人,一級主管的女性比例將只剩15.38%,掉到六都中的倒數第三。

六都中唯一值得肯定的是新北市,侯友宜市長的小內閣女性比例32.26%,接近三分之一,相較於前任市長朱立倫的女性比例四分之一,進步不少。

整體而言,這次地方選舉結果,雖然出現各層級地方公職人員的女性比例普遍提升,但在縣市政府的行政權、地方議會的決策權方面,女性參與決策的比例卻沒有出現相對應的提升,甚至出現倒退。意味著民眾投票行為多數願意肯定女性參選者,促其當選,但若經由縣市政府所任命的局處長,女性比例就偏低,這個現象是否顯示各縣市的在地政治網絡持續高度以男性網絡為中心,或是女性較低意願接任高階主管所致,值得進一步關注各縣市在地政治文化與性別的關係。

尤其在女性市長的用人上,似乎更因為自己身為政壇中的少數女性,反倒有所忌憚,不敢大幅晉用女性閣員與新進人才,以免得罪或阻擋了身邊男性政治利益網絡的舊人升遷之路。不禁讓人感概,女性縣市長大幅成長,一級主管的女性比例卻不增反減,多數女性在政壇中仍然相當邊緣,形同點綴。

從這一點連結來看,檢視台灣第一任女總統蔡英文政府的歷任內閣,女性比例更是低到慘不忍賭,2016年蔡英文總統剛就任時,林全內閣的女性比例僅有10%,遭到各婦團聯合抗議,批評此乃倒退回去20年前的低落水準。現任的賴清德內閣女性比例雖有微幅爬升到18.75%,但在80位政務首長、副首長當中,女性僅佔15人,仍然偏低

婦女團體長期推動公共決策參與「任一性別不低於三分之一」,長年下來,中央與地方政府許多的委員會已經達成「任一性別不低於三分之一」的性別平等原則,反而是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閣員女性比例出現倒退。這次六都當中,僅有新北市政府的一級主管女性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在在提醒我們,女性參政之路仍有許多艱險阻礙。

綜合以上問題與觀察,我們提出下列呼籲

一、   面對賴清德內閣即將總辭與改組,蔡英文總統與下一任行政院長應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內閣女性比例應增加超過三分之一,所有閣員應具有性別平等意識與多元人權素養。改革不能再淪為口號,別再讓支持者失望,堅守改革路線,才能守住選票,並贏得更多選票。

二、   各縣市政府應持續努力提升女性閣員比例,無論是代理、缺額、或日後的內閣改組,皆應優先考量女性人才,給予更多女性歷練機會。

三、   各縣市施政、議員問政、委員會組成,皆應開放不同族群、城鄉、階級、身心障礙等不同處境的女性更多的意見參與途徑,在各領域政策上更加重視女性的需求與觀點。

四、   各政黨應更加積極培養女性參政人才。從2016年女總統當選,到今年地方選舉的結果,在在證明台灣選民已可接受女性的領導與問政,性別不是阻礙,做好女性選民重視的生活政治改革才是王道

這次國民黨提名七位女位競選縣市長,得到七位女性全勝的佳績;反觀民進黨僅提名一位女性縣市長候選人,顯然對女性人才培養太過消極,將過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推動女性參政及四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的奮鬥與開創思維,拋於腦後。

我們期待民進黨急起直追,培養更多的女性參政人才。國民黨諸公也應擺脫將女性工具化的陳舊思維。各政黨與派系都應該學習性別平等的新時代價值,正視與迎接女性參政的開創性時代之來臨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