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反對雙溪水庫自救會等團體
由民間團體串聯發起響應3月14日為保護河流與反對水庫的國際河流行動日(International Day of Action for Rivers),今年持續在雙溪辦理第二屆,希望能讓地方的河流運動能綿延持續。
雙溪去年開始在旅遊休閒方面討論熱度非常高,因為淡蘭古道的風潮讓帶出很多來山城登山走古道的朋友,也更多人漸漸認識雙溪這個地方。搭上此登山走古道活動風氣,今年反對雙溪水庫自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及在地團體等也想讓更多人用健走方式從熱鬧市區走到一般觀光客很少到訪的雙溪水庫預定地丁蘭谷,體會魚行及丁蘭谷的清幽與美麗。
這次健走活動一開放報名,兩天半就吸引一千三百人報名參與,雙溪泰平里山推廣協會的鄒芳萍表示,有這麼多人來雙溪都很歡迎,但評估自救會的人力、導覽品質及食材準備,所以此活動開放三天就暫停報名。主辦單位計算當天仍有將近千人不畏風雨到雙溪參加健走。
河流結合歷史故事說不完
這次健走路線,除了平常比較廣為人知的熱鬧老街市區、長老教會教堂、台二丙路線,特別安排魚行公廨,走進田裡小路看公館里水圳,反對雙溪水庫自救會會長呂瑞弘特別跟我們解釋其為魚行人,魚行這裡以前在清朝就是三貂堡的行政中心,雖然今天已經看不到這建築,但因其小學時就是沿著水圳走古道去上學,現在他想找出從清朝到日據曾經古人所走的相關路線及輪廓,讓雙溪魚行的開墾發展過程變化能有更清楚的呈現而非空白。而因為小時候常常看見可涵養水源的水梯田,在政府的不支持下已廢耕許久,他也希望若雙溪水庫確定不蓋後,雙溪才能開始聚集再討論下一步,也許水梯田或是種水都是讓雙溪里山可以活化的方法。
而活動當天水氣豐富,丁蘭谷內雲霧飄渺,沿路健走均可看見山嵐,平常擔任很多登山行程的導覽員游宜蓮,今天也換上他自救會成員的角色,在丁蘭谷內為大家解釋雙溪水庫淹沒區的生態與地質,他也向來訪的遊客們,談到這一年來做生態調查的過程,看到這麼多的生物、鳥類在丁蘭谷,他實在不忍心這邊變成這些動物的墳場。
空拍千人守護丁蘭谷
這次音樂會的舉行,當地動員了當地非常多的團體與志工,綠色生活協會、救國團新北市工青二隊、雙溪低碳旅遊協會均動員協助報到、導覽及沿線導護安全等工作,而雙溪小農運銷合作社籌備處也準備雙溪名產介紹給大家。本次活動高潮為中午接近12時的空拍活動,讓大家一起拿著讓河流自由的毛巾向空中展示。
反對雙溪水庫自救會一直以來常使用注腳貢寮工作室吳杉榮所拍攝的照片當作介紹雙溪水庫預定地丁蘭谷的第一步,這次也負責空拍的吳杉榮表示,其非常喜歡拍攝雙溪河的蜿蜒,其從中游到下游出海口的空拍景色,是他對故鄉母親河雙溪的愛,希望雙溪能永遠保持如此的自然面貌一直到後代子孫,也希望讓更多人看到。
雙溪中下游河川議題的串聯
本次活動除了原本關心雙溪水庫議題的夥伴,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也有針對貢寮田寮洋鐵路橋改建工程的不當,特別參與這次活動擺設攤位介紹發生在雙溪下游田寮洋濕地的不當工程。其亦特別放了一個等同鐵路脊背橋的高度的氣球,讓民眾可以實際體會工程的不當。而台北市野鳥學會因在丁子蘭坑口持續做鳥類調查已經有一年,此次也響應讓河流自由的理念,由鳥會志工群向遊客介紹這邊的鳥況。而在地雙溪泰平里山推廣協會此次不只供應與會參訪者的午餐,也介紹在地的水梯田農事體驗活動及尋回淡蘭古道中段的過程,希望能讓參加者更認識不同面貌的雙溪。
這次與會者表示,以前對河川的印象比較多是水溝或大佳河濱公園,但這次參加活動,卻看到河流很自然的一面,且水質非常清澈乾淨,讓更多人響應雙溪自然河流生態應該繼續留住,不要充滿水泥化的河岸。而身為主辦單位的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執行長凃又文表示,很多大台北都市人很少來到雙溪,可能僅以偏鄉無趣來想雙溪,但是每個鄉村有其特色魅力,尤其雙溪有其獨特的歷史、人文與非常質樸的自然生態環境,雙溪值得更優質跟細緻推廣,只要身處其中就可體會鄉村的魅力,這次雙溪在地的朋友熱情的守護雙溪,更是最大發揮環境權的真意。雖然用水需求是政府一大任務工作,但是否一定要鄉村犧牲,或是有其他更生態的取水存水方式,都希望政府可以有更好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