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曹詠涵
輔仁大學於2月19日發信給教職員,表示因國台辦因為接獲中國學生、家長反應,教師在課堂上傳遞個人意識形態,並致電要求聯合招生委員會縮減輔大中生的招生名額,校方因此要求教師教課時不應該「過度灌輸意識形態及政治立場」,這讓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何東洪發文痛批,「1980年代戒嚴時期,輔大校方的腰都沒這麼的彎」。
在台灣大專院校招生不足的情況下,有許多學生來自中國,輔大的中國學生人數更是全台之冠,也不免引發了究竟中國方面是否干預了台灣學術自由的爭議。台灣與中國在進行學術交流時也不時耳聞這樣的事情:2017年傳出世新大學與中國江蘇師範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傳媒大學三所學校簽訂研修承諾書,表示中生來台交流活動時,課程不可以有「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政治敏感事務;台灣的「大陸地區教育專業人士及學生來臺從事教育活動審查要點」中也提及「邀請大陸地區教育專業人士及學生來臺從事教育活動,應秉持對等尊嚴原則,避免涉及政治性內容。」所謂的政治性內容,到底可以談到什麼地步?又或者是絕口不能提?
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台教會副會長陳俐甫,和我們一起探討這個議題。
輔大、教育部回應皆失尊嚴? 高等教育商品化?
被問及對輔大發函事件之看法,陳俐甫不諱言地說覺得校方以及教育部回應都「很失敗」,除了讓中國在教育統戰方面占了便宜,也凸顯台灣防禦中方機制仍有缺失,還包含資本主義對高教產業的衝擊。
除此之外,陳俐甫也指出大學辦學目的的初衷漸失,原先應該是讓學生可以擁有自由思辨能力的殿堂、交流不同意見的場域,在輔大事件中,「大學」反而成為限制老師講課自由的枷鎖,還要依靠外國資本來供給財源,似乎和原本理念背道而馳。
管中祥認為,這是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商品化的結果,當大學將學生視為「消費者」,當消費端本人或是背後勢力對教育提供的「服務」有所不滿時,就會開始施加壓力,當資本主義與中國因素掛勾,又會產生更大的問題。
國台辦如何干預台灣高教?
而輔大發函要求教師少談政治弔詭之處在哪?陳俐甫說,究竟為什麼中國學生不滿台灣校方「談政治」,照理而言應是先與教師、輔大校方反應,但此次竟是出動國台辦對我國有所行動?「就是家長想透過政治力打壓輔大。」陳俐甫表明,再加上習近平2019年初時的「告台灣同胞書」談話中提及,中國派中國學生來台從事教育交流、學術研究是中國的重大成就,也是對於兩岸統一之重大貢獻,是否便印證習近平要繼續推動文化、教育的統戰路線?
此外,陳俐甫提到,大學的精神應該是不論統派、獨派、無政府主義的老師皆有講課的自由,學生可以選擇想選修的並聽取其他不同意見,進而了解對政治的看法。國台辦會有如此反應,想必是觸動了中國對統獨或人權的敏感神經。而教育部卻要輔大教師「專注於自己專業即可」,但是生活處處皆政治,難道就要因此禁聲?
管中祥也提到,課堂上時常有政治的討論,當我們不喜歡某一政治立場時,該用的手段不應該是國對國的干預;而教師抱有某一立場究竟是政治意識灌輸或討論、容許的空間又在哪,還可以更細緻的討論。
輔大人事室發函程序有何問題?
首先,在輔大校方發函的過程中,並無提及更進一步的詳細情況,例如:老師談論了什麼叫「政治」、是否打壓中國學生的發言權、或是發表怎樣的立場?這些在信中都沒被說明。再者,輔大最大問題是人事室發出正式公文,這樣的行為會產生約束力,因為人事室發出來便代表學校、代表董事會,而且牽涉考核人事、獎懲,對老師造成恐嚇作用。
私校招募中生成財源?
而陳俐甫也提到,私立學校招募中國學生成為生計來源也是問題之一,回到大架構來看,就是教育部放任私校「自生自滅」,為了籌措財源,能多招募一個中生是一個,也因此提升了中國學生的重要性。如此一來,中國方面便可透過資本市場經濟供應方的優勢掌握台灣教育。
管中祥表示,他樂見中生來台,因為可以促進雙方在立場或政治上層面的思考,只是不應該淪落為以干預為目的的政治手段。
教育遭中方干預非首次?招生成統戰籌碼
陳俐甫說,不僅是輔大面臨這樣的狀況,除了2017年世新曾簽過「研修同意書」,確保來台交流的學者不會觸碰任何意識形態的話題外,中國也在台灣招募中生的行程上進行干預;其他學校在事件爆發後也有提供資料,今年3月1日以前,中國舉辦六省聯合招生,要求台灣限時提供資料回覆「參不參加」,否則「則不幫忙繼續協助招生」。
不協助招生是怎樣的威脅?因為在中國招生是「特許行為」,代表黨的意志,並非誰都隨便都可以招生,且只有六省能參與,所以必須配合中國的政策。發出這個公告直接越過台灣的教育機構層級,很像進行「點召」。
陳俐甫也提到,教育部僅將台灣置中國招生看作商業行為,是自由經濟下的一部份,事實卻並非如此,一旦學校因為生計、中生來源簽署了不對等的招生條約,也會違反了台灣的法令。
而教育部為何無所作為?陳俐甫認為,官僚體制的影響是其一:沒有事就是好事,所以對公務員而言,並不特別積極處理此問題;二是台灣換了許多任教育部長,其中,有許多歷任的教育部長曾赴中國演講、領演講費、甚至掛名兼任教授,這些十分有爭議的行為皆與中方有關,也顯示台灣的高教產業一直無法和中國脫離。是否因此交換了某部分的台灣高教權利,來換取中方開方中生來台?也是值得探討的部分。
台灣大學如何守護學術自由?
面對生存而需要接受中生,台灣的高等院校又該如何在財源及學術自由間取得平衡?
「不能忘記大學的本業。」陳俐甫說,「大學不能做這樣的妥協。」若是因為自己的生存而必須與中國站在同一陣線,也不應該出賣台灣的講學、言論自由,如果簽了不平等的條約,或是在學術自由上做出讓步,那這間大學也不再是大學,僅是一般的企業,又怎麼能拿國家給予的補助款或是接受憲法層次的保障?這不僅牽涉經濟利益,也是國安問題。
「大學其實是公共的資產。」管中祥總結,要促成「公共」,必須保障其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在資本以及中國因素的干預下,需要好好被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