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我們與惡的距離 觀眾只有「七歲智商」?

圖片提供 / 公共電視

文 / 管中祥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飾演新聞部總監宋喬安的賈靜雯,劇中表現讓人又愛、又恨、又憐,面對各界好評,她則表示:「用心製作一部好戲就是會得到大家美好的回饋,觀眾真的不是『七歲的智商』,喬安姐錯了!」

賈靜雯說的是劇中經典台詞:「我們Daliy新聞,是要做給一般的觀眾,一般觀眾只有七歲的智商,只有國中的程度。 」而另一句伴隨出現在戲裡名言是:「沒有收視率怎麽會有錢買外電新聞?國際新聞怎麼撐?想看深度的觀眾能在哪裡看?」

從商業電視台的角度來看,要作有深度的新聞成本較高,如果不靠一些刺激、聳動的每日/即時新聞(daily新聞)衝高收視,帶來廣告收益,怎麼有錢製作深度報導?

這的確是台灣商業新聞台的困境。市場小、媒體多,競爭激烈,生存不易,想要實踐新聞理想,也得考慮顧好腹肚。不論是為了理想或考量現實,電視新聞當然要吸引觀眾收看,但,觀眾只有七歲的智商?只有國中的程度?

這種說法在新聞圈經常聽見,卻是看低了「七歲智商」或「國中程度」,並且成了部分新聞工作者回應或迴避社會批評的藉口。

其實,教師及媒體工作者有時就像是站在乩童旁邊負責翻譯的「桌頭」。雖然「神明」附身乩童傳達指示,但乩童說的是「神的話」,人類聽不懂,旁邊的「桌頭」得把「神的話」翻譯成「人的話」,才能傳達神旨。

教師和記者的工作者也是如此,老師要將艱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轉換成淺顯易懂的概念告訴學生;而記者則是要把複雜的社會議題及背後因素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讀者,換句話說,教師和記者都是「轉譯者」,要把難懂的理論及複雜的議題像說故事一樣,讓只有「七歲智商」或「國中程度」的人都能聽懂。

不過,作好「轉譯者」並不容易,不但要有能力,還牽涉到各樣「成本」,對強調即時作戰的新聞工作者而言,更是困難。

故事說不好,說故事的人的確有有點責任,但想要把故事說好,除了要有傳播技巧、運各樣媒體材、了解讀者心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條件就是:自己要先看懂故事,最好還能深入了解。

記者來自不同科系、不同背景,未必每個議題都有先備知識,而要了解事件、分析議題需要時間、需要成本、要有合理的勞動條件,才能讓記者作好功課、深入探究,但這在搶快的即時新聞生態中很難作到;另一方面,現實上又有多少媒體老闆願意提供時間、成本,或者在職進修,讓有理想的記者充份了解議題?

的確,太嚴肅的新聞很難吸引讀者興趣,就像太過抽象的理論知識也難引起學生共鳴,但這不代表學生或讀者不願,或無能理解,相反的,教師及記者仍要作好「轉譯者」的本份,將深奧的資訊以簡單明白的方式告訴大家,而非只是責備讀者程度太差,找尋簡單、刺激、破碎的訊息滿足大眾的感官。

然而,如果媒體老闆不提供好的勞動條件 政府不在政策上讓媒體產業有更合理的生存空間, 再有理想的記者也很難說作好新聞、說好故事。大多數的記者恐怕都會像宋喬安一樣,時時刻刻面對挑戰,分分秒秒都是掙扎,有時,甚至得為顧腹肚,放棄理想,隨波逐流。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