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稿, 教育

高教見聞錄06|評鑑體制下的自我監視

圖/Barbara Willi

編按:「高教見聞錄」系列文章共十篇,為世新大學社發所副教授、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自2004年起,投入台灣高等教育及高教師生權益倡議工作十多年來的經歷回顧,近期將陸續刊載於公庫平台。系列文章連結請見文末。

文/陳政亮

因為執行工會任務的緣故,有時候不得不參與一些較大排場的論壇或研討會,也會與一些大學校長或教育部官員同場。記得某一次高教國際論壇中,一位頂尖大學校長便曾如此放言:「大學治理就是胡蘿蔔與棒子,雙管齊下」。我看他說話的樣子還頗為得意,並不覺得這類的陳腔濫調有什麼不對,也許是出於管理者一種傲慢的戲謔?

我猜想,這大概是台灣多數大學校長的核心信念吧!即便嘴上不好明說,但你可以從各校制度設計上看得出來:大學教授就跟牲畜一樣,要一面鞭打,一面餵食,才會長進;至於搞不出績效的,就是該被淘汰的草莓族。

與校長們的信念完全相反,一般教師們對評鑑的觀感負面居多。你若仔細觀察各校的評鑑設計,要不引人反感實在很難。像是某國立大學每學年都要「抓出」院裡頭評鑑分數最低2%~5%的老師來進行處罰,弄得同事之間人人自危,彼此對立。

不少學校的評鑑指標每年都進行修改,愈改愈細,竟可多達百項,比起工廠的工作規則還要多。而大部分的學校都是把發表直接「點數化」的,最細的分為如下五級:高級(如:SCI、SSCI、AHCI、EI、TSSCI、THCI…),次級(非屬高級的國外期刊)、普通(國內期刊)、較差(國際研討會)、最差(國內研討會);雖然級數愈高,點數愈多,但這類分級法與文章真正的水準未必有關。另外,退場焦慮重的學校通常會把招生(如:教師會被分配到一定的「責任名額」)、捐款金額(如:捐款給學校每3000元可加1點)、產學金額(金額可換點數,如:100萬產學金額可以免受評鑑)、學生專業證照取得(如:專業證照一張可換2點數)、行政工作(行政主管可加分或免評)綁進評鑑制度。

指標固然令人厭煩,但每隔一段時間校方就會通知你,自行上網填寫「教師總體成就」(其實就是根據這些標準設計出來的表單),假裝所有人都已經接受它,這更令人無法忍受。

我想,這是評鑑體制的日常提醒,好叫你時時不忘監視自己;這是對教師最粗暴的編隊,好讓你成為體系的組件:績效數字。

最可怖的是,如果我當年度有著一長串的「成就」,一旦填寫完成並將之合併列印後,竟會產生「自己還蠻厲害」的幻覺:你看,文章不少、學生給的教學分數很高、演講活動這麼多場、擔任過各式各樣的評審、還是不少團體的顧問呢!雖然,多篇文章內在概念大多重複缺乏新意,教學過程不免帶著媚俗的成份,演講內容總是大同小異,各式評審則是不得不答應的人情壓力,顧問就只是掛個名而已。雖然長長列表看起來績效驚人,令人昏眩自戀,其實有時候不過就是自欺欺人而已。

我知道有幾位工會成員是公開拒絕這個體制的,堅決不填寫評鑑資料(要也是你校方派人來記錄與評鑑我),比起我這種邊罵、邊填寫、邊生幻覺的人,他們才是評鑑時代真正的戰鬥者;面對體制的權力毫不妥協、且不計後果的加以抵抗,這正是知識分子真正的膽識。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