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
青委會於6月3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世界上一百個主要國家中,台灣的學費收費高居第十四名後,教育部表示各國學雜費收費高低「尚需考量其國家稅負高低、高教發展歷程等因素,不宜去脈絡化比較」(見https://tinyurl.com/y2lym2h8)。
青委會與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的共同回應如下:
一、我們之所以調查世界各國學費,是因為教育部總是對外聲稱「與世界主要國家比較,我國大學學費收費已相當低廉」。[1]結果,我們拿出實際數據後,教育部卻改口說學費不能去脈絡化地比較。我們不禁要問教育部,那麼為何過去要錯誤地、「去脈絡化」地宣傳台灣學費很便宜、凍漲學費不利教學品質?
我們一再強調,我們並不僅僅是要求凍漲學費。我們多年來不斷關注高教現場的實際情況,重視學生的受教權以及教師的勞動權益,也重視甫出社會的青年勞動狀況。我們的立場始終是要求因為高教成果而獲利的校董、資方、企業家對高等教育做出相對的回饋,也希望增加公共資源對高等教育的挹注,共同維繫高等教育中的公共性。
二、針對「增加公共資源對高等教育的挹注」的訴求,教育部的回應是已透過「高教深耕計畫」和「玉山計畫」等,協助提升教學品質。然而,我們要指出,深耕計畫並沒有脫離「競爭型經費」的邏輯,雖然教育部聲稱校校有獎,但經費依然集中在少數國立大學,以去年申請的結果來說,光是台清交成就合拿了49億,遠多於其餘一百多所學校合拿的48.23億。[2]相反地,占全體學生三分之二的私校生不僅無法同等享有,還必須付出比公校生多一倍的學費。
號稱要延攬優秀人才的玉山計畫,也早被批評是高空煙火,不正視專任教師員額縮減、生師比連年惡化的亂象。我們主張,應該大幅提高「常態性補助」並加強公共監理、增加專任教師聘僱以改善生師比等,讓不分公私校的學生都能享有高品質的高等教育。
三、學費收費的高低,說到底是「高等教育」的定位問題。教育部和大學校長認為就讀大學是個人投資,因此理當調漲學費。然而,如果我們都同意高等教育肩負著促進知識交流與累積、增進公共討論與研究水平的任務,那麼高等教育應該是公共化而不設下門檻的。
況且,對多數學生來說,大學根本是「不得不念」而非個人選擇。因為如果不念,將在勞動力市場競爭中面臨薪資更低的風險(據勞動部統計,去年各學歷起薪為國中及以下23,558元、高中職24,477元、大學28,849元、研究所33,880元)。就算以投資角度來看,這項不得不為的投資也愈來愈不划算:花大錢接受教育後,社會新鮮人換得的卻是停滯近二十年的薪資。結果享受到高教成果的,其實是從中獲取大量廉價勞動力的企業。
在此現狀下,我們主張「調降學雜費」與「課徵資本利得稅以增加高教經費」的意義在於,拒絕讓學生家庭的經濟能力,成為接受教育與追求知識的門檻;更重要的是,讓享受了高教成果的企業,也承擔起維持和提升高教品質的社會責任。
四、我們也呼籲教育部和民進黨政府,應立即就「課徵資本利得稅」進行跨部會評估。自90年代以來,政府就不斷在為富人減稅,使得台灣的租稅負擔率(政府稅收占GDP比率)從20%一路下滑至13%,幾乎是世界最低──前總統李登輝推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兩稅合一,為股東們減稅;前總統陳水扁推動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兩年、甚至通過稅率永久調降,圖利炒房投機客;前總統馬英九調降遺產贈與稅和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到了現任蔡英文總統的「全民稅改」方案,表面上是全民受惠,但真正目的是通過股利分離課稅,為富人大量減稅。
因此,課徵資本利得稅,不過就是稍微導正愈來愈向富人傾斜的不公稅制!若要讓全台125萬名大專校院學生免費享受高等教育,每年需增加約1,000億元的高教預算。只要透過課徵資本利得,多徵得GDP的0.6%,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誠如教育部所說,學雜費的高低,需考量高教的發展歷程──那麼,就端看台灣的高等教育是要服膺於資本邏輯,往商品化、市場化的方向沉淪,還是往公共化的方向邁進了!
[1] 見 https://tinyurl.com/y62zytsl [2] 各大專校院深耕計畫經費表可見 https://tinyurl.com/y3dkh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