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說明:馬崗22戶居民於2018年11月向新北市提出申請聚落建築群後,上星期一8月5日經新北市公告不列入聚落建築群,居民感到自己的生活聚落被批評到一文不值,覺得難過。而生活於中心邊陲,台灣本島極東村落馬岡居民,大多靠海維生,因8月12日下午又將進行三棟歷史建築物專案小組審查,雖然目前限制其他居民進入,但仍大約有30名以上馬崗的海男海女前來,也有隔壁村卯澳的居民特別前來聲援。提報歷史建築的三戶中,一戶屬於「一條龍」;另兩戶屬於類似三合院格局,因靠近沿海,更有厚牆石堤。期盼審議委員能夠給予3戶歷史建築文資身份。
馬崗居民表示:擋過西北颱百年的極東百年石頭厝,不想被當作沒有價值被拆掉
在2018上半年先提出申請歷史建築江芠萍表示,因為祖厝建造時期甚久,且石頭據阿公他們那輩講,都是祖先就地取材,從海邊撿上來所以才這麼大顆。他們家因為是海邊第一排,為了抵禦颱風,尤其是夏天的西北颱大多從他們這裡上陸地,所以牆壁建造了與眾不同的厚石牆。現在的環境已經沒有這個技術要再蓋這樣的石頭屋與石頭牆,即時有人會蓋,要找石頭的材料也少之又少。
他們在去年發現,財團買了馬崗大部分的土地,難保祖厝之後不會被拆的命運,這樣的房子後代就再也看不到了。「阮的戶籍資料可以證明阮的厝(第11、12號),是從阮阿公的的阿祖(天保元年)到今,而且是阮祖先沒分大粒小粒一粒一粒扛回來疊入,早期因為離海相近,為要擋風颱,會在靠海那面壁加蓋一條足厚足厚的石樓,厚度有120公分到180公分不等,厝內的石頭壁也比一般人的石頭厝還要寬,11號12號是典型的石頭厝三合院,有正身和護龍(龍虎面對稱)。祖先百年前蓋的房子到現在經過無數的颱風跟地震我們都還能住,有一定因應環境的智慧,所以請文化局、各位委員能夠看到這樣房子的特殊性,為後代子孫保存歷史」。
同樣屬於三貂角海域卯澳居民也挺身聲援馬崗,擔心難以割捨世居幾代的家園讓財團變成外來者的度假村
卯澳馬崗保護漁村自救會潘王村老師表示,馬崗卯澳地被財團買走,一夕之間變得岌岌可危。地主賣地,為什麼不能通知住戶,這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暗盤,等鄉親們被告知時,已無法在法律上爭取權益,這又是為什麼,難道法律是為某些人服務的嗎?這是多麼不公平的對待,鄉下人原本弱勢,難道有錢就可以強勢嗎,這是什麼社會。
知道投資者不是要這些石頭屋,這些石頭屋並不符合投資者住的要求,他們要的是投資利益,改成villa才有利可圖。而本地人正好相反,我們珍惜這百年石頭屋,這石頭屋呵護我們幾代人,在情感上難以割捨,我們必須用力來保護。財團這種連根拔起的作為,讓我們情何以堪。如今石頭屋已成為卯澳馬崗的代名詞,關鍵字,很多人來卯澳馬崗就是來看石頭屋,不管是完好的或是半倒的,他們都喜歡,這就是漁村的資產,也是台灣的重要資產。
居民不滿駁回聚落建築群的理由,將提救濟處理
文資工作者林奎妙說明,為何不登錄聚落建築群的公告內容讓一些文資工作者感到詫異,因馬崗漁村是東北角很難得完整的石頭屋聚落。本來居民是自行提報單棟建築,但第一次現勘,委員們都建議要用「聚落建築群」來提,才有整體性。沒想到最後的審議結論,卻說馬崗漁村跟東北角其他地方「雷同」,不清楚這中間有180度的轉變是為什麼?馬崗居民從族群遷徙、居住型態、生活、信仰,都與三貂角海域的歷史發展與自然生態緊密相連,希望這三棟歷史建築的審議不會再重蹈覆轍,能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審議過程下,替台灣本島留下珍貴的抵擋颱風第一排歷史建築。
卯澳馬崗保護漁村自救會諶志吉繼續補充,從卯澳最有名的吳家樓ㄚ厝,30年前的照片跟現在的照片,可以理解,由於政府的消極不作為,讓百年石頭屋淪為幾近廢墟。也讓卯澳近1~200年的歷史傳說,淪為憑空想像!另諶志吉也反駁0805聚落建築被不准的理由,他舉一個在貢寮當地石頭屋回復原狀的案例,從相片中,一棟貼滿磁磚的「現代建築」,我們一磚一瓦一點一滴,終讓石頭屋的原始風貌得以再現!而結論第三點寫「漁村內建築多數被拆除或改建」與事實不符,這邊多數石頭屋只是在外觀上塗抹水泥,以及因應人口增加而在石頭屋旁邊新增水泥房,若有資源更容易恢復石頭屋原貌。
協助此案的環境權保障基金會黃馨雯專職律師則指出,聚落建築群在程序上因應審查馬崗聚落建築群登錄審議案件,文化局指定了一位評估委員作審查,評估委員除了現勘外,更收集許多資料進行研究,最後評估結果認定,馬崗具有文資保存價值,最了解、最深入調查的委員,因為受文化局委任去評估,卻反而被迴避了。評估委員在有限的時間跟調查人力下,仍就當地的氣候、生態、植披、宗教信仰、建築、產業,有輪廓的論述,並肯定馬崗的文資價值,但文化局寥寥幾個字卻全然否定馬崗,且很多理由論述並沒有調查資料佐證,這明顯是裁量濫用。
希望文資審議委員可以多關愛東北角海洋生態所帶來當地海洋文化及屬於底層社會、常民的,東北角特殊的漁獵採集文化的住宅形式。
人類學專業的中研院民族所黃智慧老師,以其長年對台灣東部黑潮族群文化研究心得來看,認為台灣東北角的漁獵採集文化與沖繩、日本頗有關連性。她舉出2點:(1)卯澳、馬崗仍存在「海女」近海水下動植物採集文化,在日本與韓國都很受到高度重視。韓國濟州島在2016年登錄UNESCO世界無形文化資產日本也正朝這方向努力,2014年已經在三重縣與石川縣都登錄了無形文化資產。可見這種特殊的女性水下採集技能,就在晚近,都受到東亞國家的重視。反觀我們國內,只有東北角特殊豐富的海下食物資源(石花菜、九孔、海膽等),也才產生這種獨有的生業的技能,可惜,卻沒有得到公部門足夠的重視。(2)石頭厝的建築文化的珍貴性。她指出,最鄰近台灣東北角的沖繩八重山群島的首府,就叫做「石垣島」。「石垣」顧名思義,就是砌石建築文化,是最適合東北海域當地自然環境,且能就地取材所發展出來的獨特居住文化。因能適應強風與嚴寒酷暑,故被廣泛利用於城牆、住居與墓穴上。除了離島之外,在台灣本島上,僅於東北角卯澳、馬崗地區仍有留存石頭厝,且利用當地的特殊石材,能表現人類與自然環境長時間相互影響所形成之建築文化,其珍貴性不言可喻。
最後,黃智慧老師也肯定新北市文化局,在有形文化資產指定上的努力,從1985年以來所指定的83件古蹟、68件歷史建築中,民宅類型的「宅第類」就佔了相當高的比例。但是這些「宅第」多分佈在淡水、三峽、板橋、蘆洲等地,屬於移民歷史開發較早的地區。反觀東北角地區幾乎沒有民宅被指定,可見地區性的分布,尚未能關照全局。甚且,被指定的民宅都偏重於菁英階層的精緻美麗農舍;屬於底層社會、常民的,也就是東北角特殊的漁獵採集文化的住宅形式,並沒有受到關愛的眼神。當民眾與學界都還來不及認識,這個區塊屬於台灣特有且重要的文化資產時,就要面臨被消逝的命運,殊為可惜。
而長年關心文資審議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老師亦有感觸的說明,台灣是一個墾拓的社會,分散的住居是一種條件下的生存選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聚落城鎮向外擴張到山為止,到海為止。因此,一個城市擁有立體而多樣的文化經驗。黃老師也提到新北市作為一個移民城市,這些多元的文化如何成為這座城市的光榮!在營建署開門開路,財團購買之後的提告拆屋還地時,當文化資產機制一再在地方政府的行政裁量下失去積極性。而工具化也就成為文化抵抗的策略,審議的拉鋸正照出機制的問題所在。這個僵局的背後是態度,已經不是文化資產保護或是指定的問題。
同樣關心東北角生態的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會長游晨薇(海洋)站在生態的角度,指出在台灣的最東,馬崗潮間帶的特殊環境(黑潮跟親潮交會的地方)造就出很特殊的生態環境,更孕育著各式各樣的生物。面對太平洋的馬崗海岸,不僅哺育海洋生物,同時也養育人類。因為地理環境,在地居民順應季節捕撈,百年來發展出與海洋共生共好共享的生活模式。「馬崗海蝕平台」在潮起潮落之間,更演變成為台灣海岸線生態豐富度最高、綠藻最多的地方。特別的是潮間帶的珊瑚因劇烈溫差鍛鍊出超強基因,未來在氣候變遷下,此地是重要的珊瑚種原庫,開發工程勢必對海岸生態造成污染甚至滅絕。希望新北市能夠重視此事件帶來的後果並給予積極的協助。
記者會最後,居民也向新北市文化局主秘遞出陳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