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庫記者楊鵑如、洪育增
抗議政府「重建樂生療養院入口」不尊重院民意見,形同再度隔離、破壞歷史,青年樂生聯盟今天(10/25)再度發起苦行,中午從樂生院出發,沿著捷運路線走13.5公里到行政院,象徵「走過傷痛、打破隔離」,呼籲行政院立即召開跨部會協調會議,將入口改成「緩坡大平台」民間方案。
苦行沿捷運路線前進,途經輔仁大學、捷運頭前庄站及西門站宣講,象徵與外界溝通並邀請整個社會反思:是否在追求經濟發展、快速便利的思維下,已經拋下了弱勢人權、文化資產及環境保護等價值?青年樂生聯盟成員林秀芃說:「樂生是發展主義下犧牲的地方,呼籲新莊居民及外界重新認識樂生,要求行政院解決15年來的爭議。」
以院民為主體的樂生保留自救會,近年參與設計從樂生山坡連結到山下社區的大門之路「緩坡大平台」民間方案,不被政府採納,反被捷運局強硬施作「二度隔離」的「懸空陸橋」方案。
「懸空陸橋」高達三層樓。陸橋底下是捷運機廠駐車軌道,用來停放捷運車輛,因捷運局不願接受民間方案,一條軌道都不減,導致無法建設「緩坡平台」。現在配合捷運局「懸空陸橋」所設計的「入口意象設計案」,從捷運迴龍站連接至陸橋的電梯平台尚未動工,將設計成容納兩台電動車的電梯與三度迴轉的回字型斜坡,目前此設計案尚未通過。
衛福部在今年9月陸續召開入口設計案說明會,繼續施作「入口意象設計案」,引發自救會及聲援者反彈。樂生青年林秀芃指出:「今天官方不解決爭議,只想快速通過程序,若你們硬推程序,只會衍生後面更多問題。」
林秀芃說,希望集結各界力量將門口的設計擋下,重新建造「緩坡平台」,讓樂生院民還有路可以回家,而不是「二度隔離」。
青年樂生聯盟成員張宸晧指出,目前已有許多院民親自簽名蓋章,連署支持「緩坡大平台」民間方案,無奈樂生院方為了強行闖關「懸空陸橋」方案,在院民非自由意志的情況下,幫院民簽名背書支持。張宸晧認為,政府部門承諾將樂生園區打造為國家級漢生人權園區,卻在過程中不斷踐踏民主與人權價值。
張宸晧痛批,過去新莊地區曾流傳一句話:樂生不拆,捷運不通。如今這項謊言在2012年新莊迴龍捷運站全線通車後不攻自破,院民即便已不用背負「阻礙開發」的罪名,院區仍然無法被重建,懸空陸橋與入口意象設計形成另一種阻礙。
為樂生院民平反 正確的重建樂生
許多聲援者是第一次參與苦行行動,樂青成員林秀芃出發前先向他們導覽樂生院的歷史。以前政府對待罹患痲瘋病(後更名為漢生病)的患者採取「強制隔離」政策,導致許多人被迫離開家人或放棄就學、就業等機會被集中管理。
林秀芃提到,院民說以前從樂生大門口進來院內就是「生死一條路」,經過舊醫院王字型大樓,一路緩坡上山;外面世界一片光明,漢生病患進來後不能離開。一路走到最上面是火化場與納骨塔,因此有樂生院民說,以前離開樂生的唯一方法是「化為一縷煙」,也就是在院裡往生火化才能離開。
然而樂生院民「以院作家」就地生根,成為互助、自給自足的社區,度過近半甲子的人生,樂生院也成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但15年前卻面對新莊捷運機廠選址於此,當時預計全面拆除樂生院、迫遷樂生院民。經許多聲援者抗爭後,好不容易保留部分院區,爭取到「樂生重建方案」,然而重建之路並不順遂。
樂生保留自救會會長藍彩雲表示,自己以前住在樂生貞德社,當時的行政院長蘇貞昌還向院民表示不會拆除,但在貞德社拆除後15年,「蘇院長還有機會彌補過錯,恢復樂生大門原有風貌,院民還在等待復原舊院區。」
自救會榮譽會長李添培則說,樂生抗爭以來歷經三代的聲援者,今天看到許多第一次參與苦行的學生,讓自己覺得抗爭路上不孤單,「要親眼看樂生重建完成。」他提到,現任總統蔡英文在十幾年前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就來過樂生門口拍照,應正視過去錯誤的政策,為樂生院民平反,還給百姓公道,正確的重建樂生,讓院民回家。
13.5公里苦行 盼能重建不被隔離的回家之路
張宸晧表示,樂生抗爭運動從2004年持續至今,院民從平均年齡60歲變成如今的80多歲,體力大不如前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到處奔走,因此他們接過院民授予的「樂生保留自救會錦旗」,用這面錦旗象徵著院民的代步車,一起到行政院陳情。
苦行約在下午4點走到終點行政院,樂青與自救會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同時也是12年前對樂生院民提到重建的行政院長,重建樂生不要虛浮、在半空的天空步道,而是要真正的「接地」落實人權,打開隔離大門,還給院民公道。
張宸晧說,一旦政府不給予正面回應及承諾,青年樂生聯盟將會展開更多後續行動。包括推出個人連署,邀請社會大眾支持緩坡大平台方案與重建規劃。同時也將在11月9日舉辦「樂生之路」活動,仿效「波羅地海之路」和平理性抗爭運動,邀請社會大眾走入院區手牽手護樂生,給予院民更多的支持與鼓勵。
最後,青年樂生聯盟將身上背板掛在行政院前的隔離柵欄,希望能將背板上的字樣「要尊嚴 要平台」傳遞給行政院,不再受到任何「隔離」。
相關報導
2019.10.04 樂生院陸橋案說明會正反激辯 老病友嘆:政府罔顧院民心聲才導致爭議
2019.10.13 批樂生門口重建充滿障礙 樂青辦「代步車大賽」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