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陳祖傑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及其妻李佳芬,均曾發表教育部推動母語教育是浪費資源的類似言論,引發社會爭議。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也曾在行政院長任內規劃推行「雙語 (華語、英語) 國家」的政府。相關言行多少反映出政治人物對母語的態度。
學母語真的會排斥到學英語?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而放棄母語是不是良策?母語在學校學還是在家學比較好?台灣母語教育又面臨著什麼問題?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張學謙教授,在「燦爛時光會客室」與我們分享紐西蘭、以色列等國家的案例與做法。
學習非互斥 學者指母語可替其他語言奠基
無論是韓國瑜還是賴清德,他們對雙語政策的想像,都是希望台灣走向國際化,所以學生在有限的上課時間裡,應該多學國語和英語。不過,張學謙指出,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會犧牲母語,換取學英語的時間。同時,聯合國早在1953年就撰寫過母語報告書,說明母語是教小孩最好的語言,而且母語也是最好的教育媒介。
張學謙提出國外的語言研究,指出母語有助於學習第二、三語言。一般人可能擔心,先學母語會不會影響英語學習?張學謙表示,母語不但不會影響第二、三種語言的學習,反而可以為其他語言打好基礎,有加分的效果。他認為,台灣的教學體系,沒有把母語當作學習英文或是其他語言的基礎,是非常可惜的。例如:台灣人在說英語的「bye-bye (ˏbaiˊbai )」時,受華語發音影響,常常會說成「拜拜 (pài-pài)」。
師資、教材不足 成母語教學隱憂
教育當然是台灣母語復振路上重要的一環,但張老師慨嘆,師資和教材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他想起自己的老師鄭良偉說過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一個不會講自己母語的老師。」但台灣的老師,並不強制需要懂得讀寫母語,因此師資成為一個問題。
其次,教材方面,張學謙表示,自己去逛過紐西蘭的圖書館,發現一樓所放的都是毛利語的書籍。這情景讓他反思,紐西蘭的人口只有台灣的4分之1,但母語的教材卻比台灣多。他指出,相較世界各地的瀕危語言,台語還不算「絕症」,但復振之路需要各方努力。
家庭、學校、社區都重要 以使用營造母語友善環境
張學謙也認為,母語在家學還是在學校學,並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他表示,復振母語需要靠各方努力,不是把責任丟給其中一方就可以完成。根據「添加式雙語主義」,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制度的環境,是構成個人語言接觸網絡的三個重要環境。
張學謙也以下列圖表解釋,弱勢語言需要在家庭、學校中多使用,才能制衡強勢語言在社會上的優勢力量。這樣子才可以做到母語和強勢語言都得到保存和發展的雙贏局面。
兩千年未使用的希伯來語 廿五年復振有成
張學謙提到希伯來語的狀況。在以色列,希伯來語的地位曾經非常低落,沒有人把它當第一語言,而只是第二、甚至第三語言。儘管已經兩千年未被使用,但經過短短25年,希伯來語一樣可以成功復振。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張學謙指出,首先要有意識形態的啟發,意思是要讓社會認同「說母語很重要」這件事。經過學校的母語教學後,家庭、社區如何營造一個要講母語的環境,也是重要的一環。他認為,學校的任務是要激發家長更願意教小子講母語,才能補救家庭母語教育的不足。學校可以設計一些教案,讓家庭參與學校的母語活動。最後,小孩子長大後,他們也會把母語傳承給下一代,這樣就做到「世代傳承」的效果。
營造沉浸式教育環境 紐西蘭復振毛利語成典範
毛利語的復振同樣值得台灣學習。張學謙表示,台灣跟紐西蘭都是多語言、多族群的國家,而且紐西蘭比台灣更早面臨「母語死亡」的挑戰,但毛利語還是可以成功復振。
張老師認為,營造沉浸式的教育環境,對語言復振是一大利多。紐西蘭有講毛利語的保母,每天都會有數小時的時間,照顧小孩完全使用母語。從幼稚園開始,兒童就要學毛利語。加上政府挹注資源,增加毛利語教育經費、培育師資等,都是讓毛利語成功復振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