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社運發電機

【聲明】車諾比核災34週年——記取核災殷鑒、堅持非核家園

文/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車諾比核災34週年聲明——記取核災殷鑒、堅持非核家園

於1986年4月26日在蘇聯的車諾比(Chernobyl, 現在當地屬烏克蘭共和國),發生了舉世歷來最嚴重的核電廠爆炸事件,今年為核災變34年週年。今年四月初於車諾比核電廠附近,發生了森林大火。近年,甚至時興到這個核災時被廢棄的、類如鬼城的普里比亞特(Pripyat)觀光。目前仍有4000多平方公里被劃為輻射污染禁制區。核災爆炸直接造成31死亡,上百萬人暴露在過量輻射中,核輻射直接間接造成十多萬人死亡。(見註,尤其對初生兒、孕婦、小孩,也包括核災受曝風險高的第二代,傷害包括甲狀線癌,對幼孩終身的傷害,慢性的罹癌風險隨年齡升高。)

在車諾比核災事件後,於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福島,隨著當日的地震、海嘯而導致,再次發生世界級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爆炸。雖然擁核者對車諾比核災事件多有不同看法,但其中最可議、須辨清的說法是:”核電場安全可控制,核災(後果)不可怕,核輻射不會死人”?。持這種說法的包括在台灣國內的擁核人士。有評論者謂,車諾比核災事件,是導致蘇聯解體的主因之一;今日的烏克蘭,仍為了車諾比核災事件的善後、復原,經濟負擔沉重。而台灣也繼續有一批人提出「重啟核四」公投。以上兩核災變雖相隔25年,但在人類、地球的歷史軸線,只是須臾間。

台灣的核能一、二、三電廠(6部機組)運轉迄今,都已(或近)四十年,能安全運轉、如期除役,已是最大的祈盼及與需電者妥協之策。各核電廠在運轉中的核輻射是否隨空浮微粒、廢水排入自然界?,我們甚為擔心,我們持戒慎、恐懼之心。台灣於1980年代的輻射屋事件,也導致社會民眾很多的傷害。如台北市民生別墅輻射鋼筋事件,前台灣輻射受害者協會會長王玉麟所言,「人家一年只照一、二次X光,我則是每天坐上馬桶就在照X光…」,我們對輻射防護、安全教育仍是頗不重視。日本福島核災迄今已九年了,在已爆裂反應爐內之高輻燃料棒碎片,仍無法清理;最近,日本產經省正在公聽社會各界意見:預定於明年把1.19 百萬立方米的輻射廢水排入大海?人類是完全無法應付核輻射災害。

核能的另一傷害為核子武器之擴散及對和平的威脅,近來國際上仍有北韓的飛彈發射(,期建立其核彈頭投擲能力);及據美國訊息,中國仍在新疆進行隱藏式核試爆,等。於去年9月台灣環盟舉辦亞洲非核論壇(2019 NNAF-Taiwan)時,我們也邀請「國際廢除核武運動組織,ICAN」(2017年獲諾貝爾和平獎),Dave Sweeney先生(ICAN共同創辦人)來台參加,他呼籲:台灣做為反核電廠運動的先鋒,能參與、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

由車諾比核災事件、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慘痛教訓、經驗,以及二戰時廣島、長崎的核彈傷亡(30多萬人死亡),我們應該已知道核武、核能電廠、核福射的危害既深、且長遠、巨大。重大輻射外洩之污染,會如武漢肺炎病毒傳播一樣,導致大規模的人民健康、生活、經濟等方面的傷害。但台灣社會仍有一幫人聲言、提倡發展核能:認為核能是更經濟的、核能是安全的、輻射是安全的(無死亡、不傷害)?,真讓人不解、困惑。

仍有一些人認為輻射是安全的、不傷害的,為發展經濟,核災、核電廠造成一些人死亡、受害,是可忍受的、不以為然?持這樣想法的人真是讓人忿怒。這就很像這次中國共產黨發動的武漢疫情一樣,不把人的生命傷害當一回事,不認同人類的生存、人權、幸福–這種對人類文明價值的肯定、追求,而只重視經濟發展、只著眼於開發的利益,終釀成如車諾比核災的反噬,其終究是面對:國際上各國(政黨、勢力集團、如WHO團體等),在追求「人的幸福、生命的價值」上,是如何看待、抉擇?這是對於34年前的車諾比核災事件、及本次武漢肺炎疫情,給我們的反思、警醒。

目前,台灣仍有一大幫人在推動、並已成功的提案明年要「重啟核四廠」公投案,社會、民眾仍難以辨明核電廠是好是壞?是福是禍?我們認為政府各部門要更積極推動綠色能源教育,以及輻射安全教育。對明年的「重啟核四廠」公投案,切莫輕忽。

對於政府已積極進行「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之策、朝向「非核家園」方向努力,「2025年前各核電廠依時除役」的政策,我們頗表肯定。對於車諾比核災事件之省思,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 積極推動非核家園教育,提升民眾對再生能源、輻射防護、永續發展之認知。

2. 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假速能源轉型工作。

3. 加強核電廠安全管制措施。

4. 加強食品、民生用品、建材、醫療行為之輻射安全管理。

5. 爭取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

6. 進行更慎密的環境輻射強度及特性之量(監)測,包括陸域、海域及室內空間。

7. 制定或修定核廢料處理相關法令,妥適處理和處置核廢料。

我們要再提醒,核能(及核輻射,核電廠、核武器)是危險的、傷害人類的。人類當謙卑、自制。國家政策應朝向再生能源轉型發展,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趨向、永續、無悔的道路,才是人類、國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