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地球公民基金會
昨天是蔡英文總統第二任就職典禮,在817萬票的高度民意支持下再度執政,伴隨著疫情的緩解,民進黨政府是時候回頭面對第一任的改革未竟之業。蔡英文總統在第一個任期中,曾兩度公開承諾的礦業改革,至今未能實現,去年底礦業修法承諾確定跳票後,選前民進黨黨籍立委、政治人物紛紛表態,只要再次全面執政,就會來啟動修改礦業法的工程,以此安撫急欲修法的強烈民意,但選後緊接著過年,年後又爆發疫情,因此修法工作的啟動,看似遙遙無期,毫無動靜。
政院應主動尋求各界共識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山林組主任黃靖庭強調,回頭檢視過去《礦業法》修法的歷程,可以觀察到行政部門(行政院、經濟部)和立法部門(立委們)之間並未達成明確共識,導致修法差了臨門一腳,最後因屆期不連續畫上句點。如今,民進黨完全執政,且在立法院是過半的最大黨,內閣組成也並未有巨幅變動,整體仍延續上一任執政結構,《礦業法》如何突破困境,引領礦業進行轉型,會是蔡英文總統第二任、蘇貞昌院長續任閣揆的情境下,各界觀察的重點。啟動修法工作的關鍵指標是推出行政院版本的修法草案,在民間團體多方詢問下,得知目前草案已從經濟部送至行政院,目前首要之務應是由行政部門主動開啟與立法部門、社會民意之間的對話,設法謀求共識,踏出修法的第一步。
個案齊發,修法刻不容緩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指出,目前因為修法工作停滯,造成多起採礦爭議案件蠢蠢欲動,包含在水源涵養保安林內的宜蘭潤泰礦場擴大案、引發宜蘭民眾擔憂破壞水源地的永侒再連瓷土礦案、爭議多年緊臨民宅的新竹關西羅家採礦案等。檢視這些個案,發現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是,經濟部礦務局始終無法交代清楚,產業目前對於這些礦石的需求,造成業者持續在不適當的區位上,申請擴大開採面積或延長採礦時程,從而引發民怨;許多業者也紛紛抱怨政府,遲遲不說清楚國家整體礦業政策是要往哪個方向走,造成產業投資環境不確定性極高,風險大增。
因此,當務之急是要趕緊修法,讓產業有明確的規則依循,並需同步進行「礦業政策環評」,經濟部應規劃出合理的產量與開採區位,減低業者的投資風險,並著手研究礦場轉型的途徑,參考國外成功案例,與社會溝通謀求共識,才是引導產業永續發展的正途。
民間版礦業法推出,盼政院版快點跟上
至於民間團體對於修法的意見,則展現在明天要進入一讀程序的民間版礦業法草案中。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林淑芬表示,上一屆民間的版本和立法院的版本討論了無數次,我們基於要讓《礦業法》快速地通過,可以退讓的地方我們就退讓,上屆有八成的共識,我們提的民間版本是整合上一屆基礎的務實版本,在行政管理可以做到的狀況下,希望行政部門應該要退讓,不要隻字不退。佔國家便宜的議題一次核定終身許可、侵害人民權益的議題大概屬於中低等共識,佔國家便宜就是要馬上改,傷害環境永續和土地的新礦權展延要不要納入監督,這是沒有共識的,其他還有一段路要走。民進黨為國會最大黨是責無旁貸,期待經濟委員會的同事能儘速排審。
最諷刺的是天下雜誌營運績效前五十強的企業,第四十一名亞洲水泥。最會賺錢集團第二名台泥,最賺錢的集團是潤泰第六、遠東第八;五十大集團總排名潤泰第十、遠東第三十一、台泥第三十九。水泥是暴利,免環評、免審查,整座山挖掉都不用環評。只要《礦業法》不修法,就會一直嚴重的像開發業者傾斜,我們不反水泥、也不反亞泥,我們希望可以跟環境和當地居民可以永續的經營下去,要得到合理公平的對待,僅止於此,只要沒有修法的一天,執政黨沒有資格配叫做公平正義,所以今天語重心長的特別呼籲。
修法保障原民與勞工是轉型關鍵
民進黨籍山地原住民立委伍麗華表示,台灣有八成的礦場都位於原住民族的土地上,但現在的《礦業法》對於原住民權益的保障幾乎是零,因此必須儘快補上「三大漏洞」:第一,應明定原住民基於原住民傳統文化、祭儀等非營利目的,在原住民族地區採取礦物,不需要申請礦業權。 第二,應明訂業者申請礦業權設定、展限時,必須踐行原住民諮商同意程序,若沒有踐行或投票不通過者,就必須駁回業者的申請。 第三,既存礦業權應補辦原住民諮商同意程序,並給予充分且合理的補辦時間,且未來這些礦業權申請展延時,必須再次辦理原住民諮商同意。否則「你的祖先同意我在這裡挖礦」的無禮言論會繼續踐踏當地人。
這次修法,至少必須讓《礦業法》對原住民權益的保障,達到《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要求,才能在「礦業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當地原住民人身安全、生活環境、傳統文化等權益的保障」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
民眾黨籍立委蔡壁如強調《礦業法》修法是攸關環境永續、原住民和產業發展的轉型正義,但昨天蔡英文總統連任的就職演說卻完全沒有提到相關的概念,實在令人憂心。民眾黨曾在今年3月11日的經濟委員會上提案通過決議,要求經濟部凍結礦業權展限申請之核准至修法完成,為避免業者經營的不確定性,行政院應該趕快提出修法版本。而民眾黨認為有修法有三個重點,包含:共識不可被推翻、申請展限中的礦場要適用新法、礦場關閉計畫要明確。其中,礦場關閉計畫就是要提早規劃好退場機制,而不是財團大老闆信口開河「可以養魚」的玩笑話,除了環境和生態復育的角度,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社會面向有勞工權益的保障,包括礦場勞工的退休或轉業、土地再利用計畫等,這些攸關當地社區長遠的經濟、文化的重建,是政府和採礦企業不可迴避的社會責任,應即早進行規劃。
開挖中礦場風險需嚴格把關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表示,時代力量長期關心採礦議題,過去也不斷催促修法,其中全台目前160個礦場中只有不到30個做過環評,經濟部明顯對於採礦的環境狀況掌握度不足,台灣各地的反礦抗爭才會不斷冒出,因此希望《礦業法》修法能將從未環評過的礦場補辦環評,由環保署來把關環境風險,若經濟部希望能由自己來把關,也不是不可行,但要做到讓社會大眾信服,把關方式就必須謹慎研議,「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是最基本要做到的,再來就是正在開採的礦場,相關的環境風險、災害風險、礦場周遭居民的生存風險都必須有公正透明的評估機制,要做到讓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礦場的立場都能信服的評估,是最有挑戰但也必須做到的。
民進黨籍立委洪申翰則強調《礦業法》的修法,從蔡總統上個四年以來,就是非常受到注目的法案,不只是環保圈,甚至是很多年輕人的社群,都非常關注,這次修法甚至也是有環境山林的轉型正義的意義,所以,不管到時進到國會會怎麼討論,我都還是希望行政部門應該要扛起這個責任,盡速把法案送進來。
第十屆立法委員的第一個會期,已進入尾聲,蘇貞昌院長曾在3月總質詢時表達會儘速啟動礦業法修法工作,但三個多月來未有具體作為,攸關修法進程的政院版草案,也遲遲不見人影,對此跨黨派立委、民間團體呼籲行政院,儘速推出政院版《礦業法》草案,啟動社會討論,讓不同意見有機會對話,讓產業有合理的法令可以依循,讓眾多面臨礦場威脅的居民得以喘息,讓社會資源不再虛耗於反對不合時宜的礦場,讓台灣的礦業產業能轉型邁向永續。儘速完成《礦業法》修法,兌現蔡總統對齊柏林導演承諾,回應25萬人民對「礦業改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