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庫記者洪育增
32度炎熱高溫,屏東的陽光把所有水分蒸發到極致,悶熱卻遲遲未雨,就像陳鵬弘一家人窘迫的情況。鄰近屏東市建國路與復興路交叉路口的「建國自助餐」,是陳家人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之一,也是祖厝的起點。陳鵬弘與母親陳王孟淑常常一大清早外出買菜、洗菜、煮菜,直到自助餐出餐結束、收攤為止,整日的忙碌才結束。
座落在「建國自助餐」後方的是國立屏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創校於1937年並以技術型專業著名,後來校舍搬遷到目前建國路25號的位置。陳家人萬萬沒想到,當初家族長輩一手協助創建的屏工,如今卻成為爭奪民地的劊子手。陳鵬弘的祖父陳山茶是地方仕紳,日殖時期曾到日本東京市國民工學院就讀物理應用工學系,陳鵬弘回憶,祖父當年學成歸國後協助屏東各項建設,包括台糖煙囪、中央市場、高屏大橋等,祖父皆曾參與並協助建造。
當年捐地捐錢助辦學 土地悄悄被徵收?
1950年起,由於屏工新校舍用地不足,陳山茶捐贈約2.62公頃土地及相關經費給屏工,協助校舍搬遷並建立新校舍等。1954年屏工新校舍落成,陳山茶亦擔任屏東高工家長會長。陳鵬弘的伯父陳炳榮也曾在1970年代提供約0.37公頃土地,並以低於土地市價的方式,提供屏工廉價徵收使用。當時屏工校內亦建立紀念碑,特別記載陳家善行等相關事蹟。
無奈陳山茶1960年過世後,校方已將陳家規劃為學校用地。1989年左右,由於屏工校方為拓建新校址的教室、辦公大樓等硬體建設,針對鄰近的建國路及復興路進行相關土地徵收,預計針對包括陳家所座落的地號899區域,以及屏工周遭共51筆土地,依據《土地法》第208條第7款等相關規範,國家若因「教育學術及慈善事業」所需,得依法徵收私有土地。
1989年6月15日正式公告徵收,1990年5月21日陳家私有土地包括建國自助餐及陳家古厝等共約0.08公頃遭強制過戶給當時的台灣省政府,成為名符其實的都市計畫「文(職)用地」,土地管理者為屏東高工。當年陳家所擁有的地號899區域,也在這場以教育為名的徵收案,被分割為地號899與899-1,甚至到後來被納入屏工校地,無論編號899還是899-1,全部更換為屏工地號651。
問起陳鵬弘地號是什麼時候被分割又被併入屏工?他說:「大概就是徵收的時候吧!」眼底盡是無奈。從1989年到現在已歷時31年,時間洪流沖走了土地所有權,也沖走了當初家族協助辦學的一片好意。而當年校方為陳家善舉所建立的紀念碑,也在這波徵收風暴中遭校方移除。
當年協議「以地換地」一場空? 屏工:校方並無相關協議
由於當時連帶影響周遭居民相關權利,1993年曾成立「屏東市復興路建國段土地保留委員會」,並由台灣省教育廳、地政處、屏東縣政府、屏東市公所等單位,召集土地原地主與屏工之間進行相關協議。然而當時的協議內容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才讓原本參與協商、得以安居樂業的陳家,後來卻面臨迫遷的情況?
時任省議員董榮芳、邱茂男等人也參與協議,協調會召開四次,從1993年5月17日、6月3日,到1994年1月31日、6月14日,當時屏工周遭土地劃分為A、B、C三區,A區屬於變更範圍,B區為其他尚未開闢之學校用地,目前已徵收完成,並作為屏工體育館使用。C區則為陳家位置,當時預計作為學校用地。會中結論提到,A區地號為938、942、943的地主陳晚振須提供約0.05公頃土地給位於C區的陳家,待陳家「以地換地」擁有土地所有權後,屏工才能針對陳家土地進行徵收,屏工依法也需提供相關土地補償等費用給陳家。
陳鵬弘翻閱當時的相關書件,包含協調會時51筆土地地主所簽署的文件等,原先陳家以為事情大概就是這樣告一段落了,所有事情皆已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但當時的協議最後並沒有履行。1994年6月14日協商結束後,A 區土地,也就是陳家原本協議以地換地的區域,在2014年公告廢止徵收,恢復為住宅用地。
陳鵬弘指出,當時簽署協議以地換地的地主陳晚振過世後,後代子孫將土地賣給第三人,導致當年的協議已無法履行。但在2018年3月「變更屏東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中,由於該地配合屏工擴建校舍所進行的相關協議尚未完成,因此該區重新變更為高中〈職〉用地。
1995年陳家尚未取得「以地換地」等土地所有權,即遭屏工依法提告,屏工主張該區域土地所有權人已為校方所有,陳家必須拆屋還地。一審校方勝訴,二審陳家勝訴,校方不服上訴至最高法院,遭駁回原判決發回更審。
駁回更審後高院宣布停止訴訟,直到2018年10月再度展開訴訟。2019年7月更一審陳家敗訴,同年9月,屏工發函要求陳家包括建國自助餐與部分祖厝共約0.05公頃進行搬遷,屏工見陳家未確實拆遷,屢次向屏東地方法院申請執行命令,雙方纏訟多年,日前(5/20)法院也發函表示將在7/1進行履勘。
陳鵬弘質疑,究竟當時省政府核准的相關協議為何後來沒有執法與落實?為什麼當初協議無法履行,陳家仍被要求必須拆屋還地?5月8日屏工總務處主任張明誌接受公庫電訪時表示,校方與陳家的訴訟案從20年多前持續至今,尤其1997年左右屏工體育館興建完畢,後續關於體育館的逃生門設計等相關規劃與建國自助餐有關。
張明誌強調,體育館的逃生門預定區域目前被建國自助餐擋住,導致無法發揮應有的逃生功能。且當校方進行徵收,地主理應主動離開,如今由於校方無法命令陳鵬弘等人搬遷,才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命令。至於過往是否曾達成「以地換地」等協議?張明誌表示校方未曾做出該項交換條件。
屢次訴訟尋求協助未果 教育部:將恢復紀念碑、研擬相關方案
今年2月,陳鵬弘也將該徵收案向內政部土地徵收小組第197次會議反映,盼能撤回徵收。當時土徵小組認為,依法屏工可徵收陳家土地,且屏工仍認為建國自助餐一帶攸關校內體育館逃生門設計等,因此小組決議不予廢止徵收。
無黨籍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受訪時指出,由於向屏東各民意代表尋求協助未果,因此向時代力量黨籍立委陳椒華尋求幫忙。6月3日陳椒華與蔣月惠偕同陳鵬弘、陳王孟淑等人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要求教育部及屏工暫緩履勘與拆除工程。
對此,屏工校長鄒春選並未正面回應是否撤回徵收,他僅表示雙方長年纏訟,由於陳家土地被內政部及屏東縣府等單位劃為文教用地,屏工依法要求陳家搬遷。同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秘書室主任葉信村也表示一切「依法行政」。當日下午,陳椒華再度偕同蔣月惠及陳鵬弘等人到教育部召開記者會,蔣月惠指出,由於屏工上級主管機關為教育部,呼籲教育部出面處理該案。
教育部主任秘書朱楠賢出面接受陳情,並邀請現場群眾入內協調。蔣月惠要求教育部應於6/12前與法院進行相關協調,並來函承諾暫緩履勘等拆除相關工程,否則不排除發動其他抗議行動。朱楠賢表示,國教署及教育部各單位需要時間釐清案情,未來也將盡快做出相關方案與評估。同時朱楠賢承諾,未來將要求屏工恢復陳家紀念碑文。
陳鵬弘表示,去年3月份已委託律師提出行政訴訟,盼能爭回公道。他強調,除了母親陳王孟淑曾在2000年領取120多萬的地上物補償之外,其餘補償費用陳家一毛也沒拿。問起陳王孟淑當初怎會領取地上物補償金?他表示當初許多被徵收的地主都領了,於是他也跟著領。領取後發現家園岌岌可危,倍感無助與心痛,始終沒有放棄歸還該筆費用,然而國家卻不接受退款,這條徵收之路只能直直往前。
採訪陳家的那天中午艷陽高照,自助餐內人潮絡繹不絕,我拿著攝影機東跑西跑看著他們變出一道道菜色,陳王孟淑一邊炒菜一邊叮嚀我小心地滑,他熟練地在大火中炒出一道道佳餚,一個轉身繼續煎魚、洗菜。同一時間陳鵬弘也穿梭在各處,一手捧著5、6個便當餐盒,一手拎著鐵夾,常常一轉身只見他已迅速裝好一盒盒便當。採訪前我曾問陳鵬弘、陳王孟淑,如果家園還是不幸被拆遷了該怎麼辦?當時陳鵬弘笑笑地說:「還能怎麼辦?我就跟屏工挫骨揚灰啊!」高齡71歲的陳王孟淑也笑著說,那他要去夜宿屏工,讓大家看見校方的欺凌與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