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273集:屏東大發展 土地大徵收?

整理 / 黃釋賢

一個城市的發展總帶給人們無限的想像,從市容的改變到整座城市的行銷,屏東在短短幾年內脫胎換骨,擺脫長期被邊緣化的地位,也讓它的美、它的好被越來越多人所看見。快速的發展不僅為國境之南拉皮,也成功創造了話題,但同時卻也忽略了來自民間的聲音,土地徵收的議題便是其中一例。

2017年起,屏東土地徵收爭議不斷,包括受到屏東火車站高架化影響的光復路、柳州街等徵收案,還有以「公共建設」為由的屏東市凌雲里、屏東市太平里公一預定地爭議,以及抗爭至今逾數個月的屏工校地事件。面對屏東各處發生的徵收議題與爭議,無黨籍屏東縣議員蔣月惠更在今年6月23日率眾北上總統府陳情抗議,希望總統蔡英文協助處理。一連串的行動與事件不禁讓人好奇,當前的土地開發與徵收制度究竟存在了什麼問題?還是屏東近年來漂亮施政成績單的背後,其實藏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本周的節目我們邀請到無黨籍屏東縣議員-蔣月惠來和我們聊聊近來屏東發生一連串的土地徵收爭議。

2020年6月23日,無黨籍屏東縣議員蔣月惠率領屏東北上至總統府抗議,呼籲廢除土地徵收惡法,也到行政院抗議遞交陳情書,希望政府能夠停止不當徵收的腳步。談到當天的行動,蔣月惠指出,近年來屏東縣政府致力擺脫國境之南「偏僻」、「落後」的刻板印象,積極透過建設的開發,營造「進步」、「發展」的形象。然而,這一系列看似對地方發展有益的施政卻忽略了底層百姓的聲音。

在眾多土地徵收案中,屏東高工建國自助餐一案就是蔣月惠口中不當徵收的典型案例,也是讓她自今年六月起,每周二都坐夜車,率眾北上陳情的原因。民國42年,陳山茶先生捐地2.6公頃給屏東高工建校,民國78年校方為拓建新校址,屏東縣政府徵收土地,並將其變更為「文教用地」,陳家剩餘的土地也被有條件地徵收。當時縣府原已和當事人談妥以復興路的三塊地「以地換地」,然而事過境遷,當初「以地換地」的承諾不但沒有履行,陳家反倒被屏工控告侵占,並自民國83年纏訟至今。

「原則上他們覺得他們是合法的,但是你沒有履約(以地易地)啊!」蔣月惠認為政府依法行政、進行徵收固然重要,但此案卻明顯忽略了過去的歷史脈絡,再加上時空背景的不同,在現今少子化的趨勢、校園出現多處閒置空間的狀況下,屏工是否仍有透過徵收而大興土木的必要?她說:「現在(屏工)其實也不需要這個公共設施270坪,旁邊你有10公尺寬,其實已經夠了,還有你裡面有87000坪的土地,而且現在校內的學生並不多,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公共設施」談到建國自助餐的未來,蔣月惠希望作為中央主管機關教育部能夠介入處理,以客觀條件來評估是否有徵收的必要,讓土地徵收不只是冷冰冰的依法行政,而是能同時「接地氣」、「顧人情」

除了像屏工建國自助餐,這樣私人財產遭到變更,進而被不當徵收的案例,還有一群人他們長期住在公有地,一直以來都相安無事,政府甚至還發給他們門牌號碼,供水電予他們使用,但由於城市未來的發展計畫,他們正面臨迫遷的命運。對此,蔣月惠提到類似的案例在屏東其實不少,包括預計被規劃作為體育休閒產業園區的屏東市凌雲里,還有即將被縣府收回配合鄰近球場、地下停車場使用的太平里的「公一預定地」(全名為屏東市一號公園預定地),以及自2017年起因屏東火車站道路拓寬而面臨徵收的光復路跟建民路。

在她看來,這一連串的徵收動作,表面上是合法實踐「發展」、「進步」的想像藍圖,但實際上卻牽涉到政府機關的選擇性執法,蔣月惠說:「我們有很多法條都是有替人民設想的法條,但政府都不用啊,政府都採用對他們有利的法條,說他們是合法徵收,合法取回我們的公有地,但站在人民的角度,我們也有很多法條可以救濟,就像憲法15條也都是保障人民的啊,可是你們都不用啊」。

換言之,政府對於建設與發展的態度就會決定他們如何對待人民,在她看來,所謂的居住正義不是單純的徵收與補償,「安居樂業」的口號更不能將居民與建築物之間的關係,化約成一個盒子(房子)搬到一個盒子(房子)。每個巷弄、每條街口的背後其實都蘊含了個人對地方的歸屬感,以及長期累積的文化底蘊,那怕是聚落中的一口水井,巷弄內的紅瓦厝都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當我們在期待城市發展、擘劃美好未來的當下,若只認為建設多多益善即是亮眼的政績,缺乏與民間的溝通與討論,那麼亮眼政績的背後,恐怕不會是為民造福,反而是另一個災難的開始。

蔣月惠率屏東鄉親上凱道 抗議不當徵收土地
被徵收的人沒有選擇的自由 屏東高工與建國自助餐徵收爭議
火車駛向繁華世界還是生活困境? 公勇路迫遷案回顧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Youtube頻道哦!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線上隨時聽:iTunes 版Spotify版Google版、 Firstory版Soundon版 、MyMusic版